APP下载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6-07-31张文静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利培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张文静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张文静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针对观察组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Krawiecka、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Krawiecka量表评分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不良反应主要以锥体外系副反应中的静坐不能、震颤、抗胆碱能反应(视物模糊)、心动过速为主,但症状均较轻。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认识功能。

利培酮;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精神分裂症是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明,被认为是所有精神疾病中病情最为严重的一种[1]。暴力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十分常见的症状,攻击行为不仅会妨碍患者回归社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2],因此积极的治疗精神分裂症尤为必要。利培酮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状态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均有显著效果[3-4]。为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22~59岁,平均(36.6±3.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为(5.5±2.1)年;有家族病史者13例,无家族病史者47例;患病类型:偏执型11例,青春型25例,单纯型3例,紧张型21例。对照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8.2±3.9)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为(5.9±2.8)年;有家族病史者17例,无家族病史者43例;患病类型:偏执型9例,青春型25例,单纯型6例,紧张型20例。所有患者均有法定代理人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病程2年以上。②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2分。③无严重躯体障碍疾病。④家属照料者无严重躯体障碍疾病,能够胜任照顾的任务。⑤年龄20~60岁。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兴奋因子>14分。⑦肝功能、尿常规、血常规、脑电图、心电图均正常。

1.3 排除标准①无人监护的精神分裂症患者。②酗酒或药物滥用者。③情感性精神障碍者。④精神发育迟缓者。⑤对治疗用药过敏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氮平,口服,从小剂量开始,初始剂量25 mg/次,2次/d,按照控制情况逐渐加量,增加至200~300 mg/d,2次/d,治疗2个月,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400 mg/d。

1.4.2 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利培酮片,口服,从小剂量开始,初始剂量为0.25 mg/d,1次/d,每隔3~4 d增加0.5 mg,治疗2个月,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每天最大给药剂量4 mg。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应用苯二氮类药物,若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给予丹参片,若患者转氨酶出现明显升高则给予护肝片。

1.5 评估标准①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②Krawiecka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该量表中情感、阳性和阴性因子结构以0~4分五级评分。③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共10个问题,0~2分三级评分,用于评定社会功能受损程度。④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安全性评估,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4、8周各评定1次。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数据由专人录入,组间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Krawiecka及SDSS量表评分情况比较(表1)观察组患者Krawiecka、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Krawiecka量表评分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症及社会功能缺陷评分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症及社会功能缺陷评分结果(±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阶段Krawiecka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观察组治疗前10.59±3.1316.15±1.20治疗后6.23±1.19*#11.36±0.55*#对照组治疗前10.55±3.1716.11±1.31治疗后8.35±2.5715.26±0.28

2.2 两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表2)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表3)

表2 两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s)

表2 两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BPRS量表评分总分焦虑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观察组治疗前42.27±11.306.69±2.289.35±2.608.67±3.584.07±1.027.11±2.90治疗后32.19±10.17*#5.15±1.78*#7.15±2.56*#7.59±3.49*#3.47±1.20*#5.10±2.33*#对照组治疗前41.35±11.286.70±2.569.87±2.598.55±3.593.99±1.106.40±2.31治疗后37.33±10.336.12±1.058.55±1.268.09±2.573.80±1.196.01±2.18组别阶段

表3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但病程相对可预测的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我国约有780余万患者,患病率达6.5‰[6-7]。主要表现为基本个性改变,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以及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该病病情呈缓慢进展,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攻击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给予患者积极的关注和治疗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干预,以及一次发作后预防再次复发,降低复发率,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家庭,回归社会[4]。

利培酮是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一种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以较低的亲和力与5-羟色胺受体和α2-肾上腺受体结合,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独特的中枢药理机制是D2受体和5-HT2A受体的平衡拮抗[8],从而可使患者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获得明显改善,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躁狂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相较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不会引发较多的运动抑制和强直性昏厥等,因此,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传统药物比较,一是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二是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降低锥体外系副作用[9]。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Krawiecka、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Krawiecka量表评分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肯定的,利培酮可提高患者已受损的认识功能水平,改善社会功能。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性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以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常见,如震颤、静坐不能等,通过处理多可缓解,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以视物模糊多见,给予安坦等药物对症处理后即可改善。总体上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较少,且严重程度轻,国内外不少与传统药物比较的报道,利培酮优于传统药物[10]。本研究中,患者体质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增加趋势,考虑原因为利培酮影响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有关[11],通过维持过程减药和适当运动有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利培酮属于神经疾病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用药剂量上一定要慎重选择,先以小剂量用药试验,然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以降低药物对大脑、心脏、肝肾等器官的伤害,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认识功能,改善社会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1]谢红涛,周锦,王峰,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49-1550.

[2]胡芳珍,张晓.奥氮平合用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1(2):87-89.

[3]郭平利,巨怀林.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1):4129-4130.

[4]万发增.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49-252.

[5]胡君.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33-35.

[6]韩刚亚,严冬梅,张新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6):257-259.

[7]刘林晶,刘家洪.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4):249-252.

[8]杨甫德,陈松,王向群,等.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7):498-502.

[9]韩卫军,孙桂荷.舒必利与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副反应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0):133.

[10]曹国兴,曹华琼.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21-623.

[11]张志君,姚志剑,刘文,等.利培酮、氯丙嗪致腹部脂肪沉积及其与血瘦素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1):22-25.

2016-04-18)

1005-619X(2016)10-1090-03

10.13517/j.cnki.ccm.2016.10.036

010000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

猜你喜欢

利培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