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2016-07-30岑成灿陈耿生罗定市中医院527200广东罗定市龙华东路

广西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早期乙肝

岑成灿 陈耿生 罗定市中医院 527200 广东罗定市龙华东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岑成灿陈耿生罗定市中医院527200广东罗定市龙华东路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保肝等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软肝消积汤(三棱15 g,莪术12 g,炙鳖甲18 g,白芍15 g,茯苓15 g,白花蛇舌草30 g,连翘10 g,茵陈15 g,鸡内金10 g,白术15 g,大黄10 g,当归8 g,丹参15 g)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缓解,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具有更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早期;中西医结合疗法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纳差、乏力、胁痛、腹胀及下肢浮肿等,严重者造成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造成大出血[1]。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其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肝、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2]。肝硬化占慢性肝病的16%,以20~50岁多见,男女比例为4∶1,约80%与HBV感染有关[3]。以往单纯予西药治疗肝硬化,仅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较难获得标本兼顾的效果。按中医学理论,此病属“鼓胀”“癥积”范畴,认为多因湿热邪毒损伤肝脾,长期血瘀气结,脉络阻滞而引起各种症状,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住院的80例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0(38.2±4.8)岁,病程2~8(5.5± 2.5)年;治疗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8~58(35.8±4.3)岁,病程3~8(5.8±2.2)年。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4]的诊断标准拟定:血清HBVDNA、HBSAg为阳性,伴有肝炎病史2年以上;肝功能及体征存在异常,肝纤维指标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体、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中2项或以上存在异常,血清生化指标中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存在异常;B超提示肝、脾肿大,肝内回声增粗,肝表面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清晰或轻度扭曲、狭窄,脾静脉及门静脉主干内镜轻度增宽。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拟定。具备头身困重、胃脘胀满、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胁肋疼痛、小便尿黄等2个或多个症状,具有黄疸、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腹部青筋暴露、舌质暗、瘀点或瘀斑等2个或多个体征。

1.3排除标准①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心源性、原发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②合并肝癌、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肝治疗。选用阿德福韦酯(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98,10 mg/片)1片/次,每日1次;复方甘草酸苷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06,25 mg/片)2片/次,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片(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999,10 mg/片)2片/次,每日3次;共持续治疗6个月。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软肝消积汤加减治疗。该方组成:三棱15 g,莪术12 g,炙鳖甲18 g,白芍15 g,茯苓15 g,白花蛇舌草30 g,连翘10 g,茵陈15 g,鸡内金10 g,白术15 g,大黄10 g,当归8 g,丹参15 g。兼气虚者加党参15 g、黄芪15 g;兼血虚者加阿胶15 g(烊化);兼阴虚者加生地黄15 g;兼阳虚者加杜仲15 g;腹水者加大腹皮20 g、厚朴10 g;口渴尿赤者加黄芩6 g;胁痛者加柴胡12 g、延胡索15 g。将上述中药加水1 000 ml煎至200 ml,同样方法复煎1次,再得药液200 ml,将2次所得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于饭后温服,1剂/天,共持续治疗6个月。

3 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

3.2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6]拟定。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消失;肝功能(ALT,胆红素A/GA)恢复正常;以上指标保持稳定0.5~1年。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减少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或恶化者。

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3.4.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

组 别 n  时 间 LN(pg/ml) HA(μg/ml) Ⅳ-C(ng/ml) PCⅢ(μg/ml)治疗组 40 治疗前 230.4±12.2 205.5±8.6 115.7±6.3 252±6.8治疗后 116.2±20.4①② 105.2±15.8①② 61.2±10.7①② 130.0±10.7①②对照组 40 治疗前 240.4±7.2 212.3±7.2 110.7±7.5 260.0±7.3治疗后 200.4±28.6① 192.2±20.5① 85.3±11.7① 210.1±11.4①

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

3.4.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其属于中医“鼓胀”“积聚”范畴,病位在肝、脾、肾,病机特点为肝脾肾功能受损,气血水液代谢失常[7]。笔者认为整个病变的发展由气及血、由阳入阴、由中焦到下焦,同时“痰、湿、瘀、毒”之邪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治疗应虚实兼顾,标本兼治,以疏通脉络、凉血活血、健脾养肝、软坚散结、利水消胀为主。笔者根据该病病机自拟软肝消积汤,方中三棱、莪术、炙鳖甲软坚散结,活血行气;白芍色白味酸柔肝;茯苓、白花蛇舌草、连翘清热解毒祛湿;茵陈利湿退黄;白术、鸡内金健脾消积,有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丹参活血化瘀,现代药理证明其能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防止肝纤维化;大黄活血而荡涤肠腑;当归既可养血活血而补虚,又可润肠通便,与大黄合用,使邪有出路。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常规西药联合自拟软肝消积汤加减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均P<0.01);临床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常规西药联合自拟软肝消积汤可促进肝功能恢复,达到缓解病情、延长生存周期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其恺,郑燕群,刘晓晖,等.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08,10(7):218-219.

[2]邓仰刚,傅萍.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6):113-116.

[3]应楹,张常晶,姚定康.肝硬化病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1,44(10):594-596.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6-7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17.

[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4):277-278.

[7]彭勃.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420.

(2015-12-23收稿/编辑陈明伟)

中图分类号:R259.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19(2016)03-0034-02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法早期乙肝
叶卫江:为什么用“乙肝携带状态”替代“乙肝携带者”?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