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除纸币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初探

2016-07-29王祥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交易银行

摘 要:作者从银行信用货币表现形式引入“数字化货币”概念,分析货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观察“数字化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运用,解析半“数字化货币”与半纸币交易方式的弊端,探讨“数字化货币”本质属性与信用保障,及对银行重组与职能转变的要求,分析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障碍及应对,展望推行“数字化货币”,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颠覆性改变。

关键词:“数字化货币”生产力水平;交易;银行;生态环境

一、“数字化货币”概念

作者理解的“数字化货币”概念是:由公民或法人(各机关团体企业)存入银行账户,一直以“数字”状态存在于银行网络系统账户上,借助银行支付平台行使转移支付职能,不提取纸币进入市场流通的货币。经济学中称为银行信用货币,“数字化货币”是信用货币的表现形式。

目前物资交易和各种支付活动过程中,是以“数字化货币”形式完成支付为主,纸币交易为辅。银行投放市场的纸币,仅为货币流通量的绝对小比例。公民、法人提取少量纸币用于日常生活零星支付,大大节省了纸币的使用量。银行永远不必拿出巨额纸币兑现。

纸币交易的特点是,交易双方“当面”完成交易,不借助任何金融网络平台,纸币属于广义的“数字化货币“,本文讨论仅指狭义“数字化货币”。

二、货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

货币作为物资交易媒介,一直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在同步升级。原始社会物物交易,没有货币;农耕蓄产社会,货币由贝壳等到一般金属铁、铜铸币,逐步升级到贵重金属金、银铸币,在金银作为主要货币时期,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相对繁荣,银票应运而生,银票为最原始的“数字化货币”表现形式(银票本身不具有价值,是以钱庄信用为质押,可以随时换取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在特定的区域内流通);蒸气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纸币随之为各国流通法定货币,替代金、银等金属货币完成物资交易,是国家强制发行的货币价值符号--当时在人们的观念中,真金白银才是货真价实的货币。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移动互联网和与之匹配的智能手机普及,物资交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本大多用于法人之间大额异地交易的“数字化货币”流通方式,迅速深入寻常百姓家,客户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移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网银”“财富通”“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以“数字化货币”完成交易。纸币在交易中的媒介作用越来越弱。

三、“数字化货币”在交易中的广泛运用,是信息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

全面实行“数字化货币”,从目前各种互联网支付平台实际使用实践上看,已经没有技术障碍。使用“数字化货币”交易方式的有,法人(机关、团集、企业)之间的物资交易跟专款划拨和税收征退,法人支付公务人员、劳务人员工资性收入,社保系统支付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公民、法人在网上、超市购物、旅行订餐、订房、订票等等。

人们已越来越喜爱这种以“数字化货币”来完成交易的全新交易方式。普通公民合法收入基本习惯于存入银行转为“数字化货币”,理论上推定,市场流通纸币将进一步减少。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

四、现行银行体制与半“数字化货币”半纸币交易方式的弊端

目前的半“数字化货币”半纸币交易方式,和各类地方化集团化商业银行并存的金融体系,使公民、法人可以在银行系统多家银行设有两个以上不同账号的账户,“数字化货币”信息隔离,各商业银行信贷与转移支付功能交叉重叠,商业银行以追逐银行商业利润为目的,相互不健康竟争,影响了银行对公民、法人进行信贷与转移支付信息的全程监管,带来金融秩序混乱,银行监管乏力,宏观调经济调控与杠杆作用弱化。影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半纸币半“数字化货币”交易方式,让纸币流入市场彻底失去监控,少数不法企业利用政策真空与金融管理体制漏洞,巧取豪夺迅速暴富;少数公民、法人在此银行欠下巨额债务,又改头换面往彼银行设立账户另起炉灶,给商业银行造成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损失;各类偷税漏税及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层出不穷;部分政府官员被腐蚀,巨贪频现触目惊心;同时为盗窃、抢劫和非法幕后交易等提供了温床。社会主义社会构筑的正能量价值观与信仰被稀释,严重扰乱正常经济发展秩序。

生产力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银行系统的地方化、商业化运作和半“数字化货币”半纸币交易方式,阻碍了信息化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五、探讨“数字化货币”的本质属性与信用保障

“数字化货币”本质属性是国家信用货币。是以全民物质财富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人们劳务、服务利益或经营利润的价值体现,是由国家为商品与服务交易的价值尺度。“数字化货币”不具备金属货币的“特殊商品”属性。

“数字化货币”本质属性决定了实现信贷与转移支付的银行不具备商业属性,属政府特殊的行政职能机构,属非营利性法人范畴。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和全民所有,人民币发行权撑控在国家手里,为全民服务,银行利润参与国民经济建设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这就为银行重组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以全民物资财富作为信用保证的“数字化货币”,是公民、法人的合法财产以数字形式存入银行指定账号,神圣不受侵害。中民人民银行投放与管控“数字化货币”,享有绝对全威性与对公民、法人合法财产的绝对保障性。“数字化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发行量始终与经济发展规模需要量保持总体平衡。

“数字化货币”是国家强制推行以全民社会财富作为信用担保的一种价值标准,代表的是全民社会财富,搭载网络平台实现转移支付与信贷,只能由统一封闭的唯一权威的国家职能银行履行转移支付与信贷。

一切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我们视信用货币有金属货币潜质,具备商品属性,视银行为商业“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以追逐利润为目的而存在。而地方化、集团化银行机构不具备全民财富信用保障资格(外资银行性质等同于地方化集团化银行),其“有限责任”无法抵御因不可预测的不良信用信息网络迅速传播,拥有两个以上账户的公民、法人瞬间将存入的“数字化货币”全部挤兑,商业银行“数字化货币”被立即全部掏空的局面。给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带来混乱,给国家银行“数字化货币”信用造成危机。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人账号为其身份证号一致的唯一的终身专属账号;二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投立中国公民银行、中国法人银行发行“数字化货币”,分别为中国公民、法人“数字化货币”转移支付信贷等一切业务服务。从源头上彻底杜绝各种层出不穷的虚拟货币和网络金融诈骗,预防因推行“数字化货币”给公民、法人财产带来难辩真伪的陷阱,保障公法、法人财产权不受侵害。

公民、法人持有效身份证在对应的银行系统申请注册,银行账号同时具备信、贷功能,实行存贷合一账号(或分设借、贷账户])管控贷款与存款。公民、法人一切经济往来流水,即记入中国公民银行或中民法人银行。

信息化生产力把我们带入“大数据”时代,每一个公民、法人,将全部融入公安户籍系统(或公商法人信息系统)、国土资源不动产登记系统和银行“数字化货币”系统。而“数字化货币”载体的银行,将是与公民、法人互动更加频繁而紧密的系统。

六、推行“数字化货币”对银行重组和职能转变的要求

推行“数字化货币”对银行重组与职能转变的要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设立中国公民银行、中国法人银行(机关集团企业)和中国银行(外币),省、市、县及规模经济人口镇设立对应银行分支机构。其他任何地方化集团化商业化和外资银行等,全面退出银行领域,转向从事实体产业生产经营。

中国公民银行基本职能:统一作为公民“数字化货币”信贷与转移支付业务,中国公民银行可设网上营业厅,初步设立:公民信贷窗口;公民转移支付窗口;公民利益分配窗口;公民税务窗口等。

中国法人银行基本职能:统一作为法人“数字化货币”信贷与转移支付业务,中国公民银行可设网上营业厅,初步设立:法人信贷窗口;法人转移支付窗口;法人利益分配窗口;法人税务窗口等。

社会保障机构交纳和支付社保资金及税务机关征税、退税及其它涉及公民、法人一切罚没奖惩等,由两大职能银行实现“数字化货币”转移支付。

中国银行基本职能与现行体制一致,拒绝外币进入国内市场流通,外币有中国银行兑付成“数字化货币”转入公民或法人银行。外国公民进入中国境内工作生活,币转入中国银行,由中国银行根据其护照号设定唯一账号,由中国银行根据汇率转换为人民币“数字化货币”实现转移支付等业务。如申请中国籍为中国公民,其“数字化货币”转入中国公民银行或中国法人银行,享有中国公民或法人同等待遇。

七、推行“数字化货币”的主要障碍与应对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将面临很多障碍,如银行体制重组,银行系统信贷支付平台全面升级扩容,智能手机的功能升级,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及老弱群体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使用等,但最大的阻力将来自既得利益集团。而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公民将是最积极响应者、支持者和实践者。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软件”上必须具备:⒈“数字化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⒉公民、法人对“数字化货币”信心保障;3、承担信贷与转移支付载体的银行体系的唯一性、强制性、全威性保障;“硬件”上必须具备:1、政府高度重视与广泛宣传;2、全体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实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功能升级为卫星定位、指纹开机、眼膜设密、个性化数字设密等);3、银行系统重组和现行转移支付平台的全面升级。

八、结束语: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进一步完善供给侧改革和调整收入分配等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相结合,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可持续与健康平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银行机构重组与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给市场经济物资流通装了上精确制导“北斗”天眼;给宏观经济调控配备了超级定海神针,在互联网时代,真正发挥银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指挥、调控与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阳光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产业的投入,遏制产能过剩清理经济泡沫。保障国民经济平稳有序进入快车道。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将使套取国家专项资金、偷税漏税、非法洗钱、以谋取私等社会痼疾得到彻底根治;一切以纸币为目标的违法犯罪行为失去生存空间。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将进入“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轨道。

信化互联网普及不足二十年,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不足十年,商品流通体制与货币交易方式都已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生产关系如何适应信息化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没有任何西方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发挥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引领信息化社会生产力一起向前飞,是互联网支付平台给货币交易带来的一场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世界将因此而震惊欢呼与喝彩。

参考文献:

[1]袁庆玲.基于数字化的纸币防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大连工业大学,2011.

[2]林克明.纸币问题初探[J].中国经济问题,1979(02):12-19.

作者简介:王祥,工作单位:安徽省南陵县供销合作社,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与经济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交易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