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西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

2016-07-29王伦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9期
关键词:山西省山西人口

摘 要: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甚至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兴衰。本文对山西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加快山西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可作为山西人力资源管理高层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山西;人力资源开发

一、前沿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知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近些年来,山西遭遇了经济上的“滑铁卢”,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山西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山西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1.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

山西以煤炭资源为主的产业过于单一,第二产业制造业在三大产业中占的比重最大。如下图所示,山西59%的人力资源都集中在制造业中。山西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对外省的依赖性很强,当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趋好时,山西经济就很繁荣;可一旦国际和国内经济呈现下行趋势或出现新的能源代替煤炭时,山西的经济就会萎靡不振。山西在第二产业中的就业人数最多,近些年来,由于煤炭形势不好,导致许多人工资下调甚至失业。

2.区域分布严重集中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山西省会太原的人口密度最大601.70人/平方公里以上,吕梁的人口密度为176.8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太原的人口密度和吕梁的人口密度差距很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就是人口的分布情况。当前,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聚集了大量人力资源和高素质的人才,这种分布状况有助于推动省会太原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也会导致山西省其他地区人才的缺失,制约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

3.农村劳动资源丰富,但质量偏低

根据2015年山西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山西省2015年底常住人口为3664.12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16.3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5.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47.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97%。虽然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剩余劳动力将会不断增多。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人力资源质量偏低,,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山西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瓶颈。

4.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科技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山西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制约着山西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山西的人才流失情况就行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人才资源聚集度比较高的地方,因出国留学、调动辞职等原因使流向其他地区的人才远远大于引进的人才,人才资源严重外流。二是由于学术氛围不好、待遇过低等原因使得中青年专业人才更愿意去其他发达的地方发展,不愿意留在山西。

三、山西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加快省内第三产业发展,更高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山西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第一、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首先应该提高第三产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其次,为了保证市场活动主体的公平性,还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在煤炭不景气之时,引导人力资源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第二产业过剩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大大有助于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2.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最终会导致山西省各区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时,就需要政府加以调节,控制迁移人口的数量,引导迁移人口的流向,使得人口流动符合迁入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一方面,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高薪、住房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本地区工作,提高迁入人口的质量,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积极提供就业咨询、技术培训等等,不断提高本地区人口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省级政府要善于利用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做到分工明确,取长补短,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政策的倾斜,缩小与省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山西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素质都普遍偏低,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山西经济的振兴。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采用多种措施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政府应调拨相应教育款项支持农村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同时,加大助学贷款的发放力度和向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解决农村学生上不起学的难题,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根据我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来培养新型农民,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工的效率,推进山西经济发展。

4.采取多种措施,留住高科技人才

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切实合理的人才政策,并将其付诸实施。破除妨碍留住人才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构建起一个与我省经济发展实情相适应的、民主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现代用人机制和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框架。同时,要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满足其需求。对人才的待遇包括物质方面的待遇和精神方面的待遇,物质方面的待遇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精神方面的待遇主要包括信任感、荣誉感、归宿感等。只有从这两方面下手,才有可能真正留住人才。

四、结论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山西经济发展处于低迷期之时,山西省政府应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山西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姚伟民.基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J].特区经济,2007,01:186-187.

[2]杨林,屠年松,常志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分析[J].学术探索,2007,02:131-134.

[3]邹永红.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206-208.

[4]晁玉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基于文献研究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72-77.

[5]袁本涛.超越中等收入陷阱:韩国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5:59-68.

[6]曾建权.广东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5,05:43-47.

[7]刘杰.河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应用方式的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6,10:78-80.

[8]宋一.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54-57版).

[9]宋一.机遇·挑战·对策--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三维审视[J].科学与管理,2009,02:5-7.

[10]宋一.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挑战、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39-42.

[11]曹美玲.浅谈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2:147-148.

[12]田静.山东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05:117-118+148.

作者简介:王伦(1991- ),男,汉族,山西晋城人,研究生,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网络组织治理与创新

猜你喜欢

山西省山西人口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