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英语作格动词分析

2016-07-28洪特旋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洪特旋

【摘要】作格动词是英语动词分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别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重要属性是作格动词既具有一价用法,也具有二价用法。然而,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相比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作格动词得到的关注是较为缺乏的。为了深入认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笔者尝试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对包含作格动词的英文成对句子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探索中国英语课堂中作格动词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作格动词 致使链事件框架 教学方法

一、作格动词

英语动词按照传统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然而,在英语动词当中,除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还存在第三种动词,当其被用作不及物动词时的主语与其用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是同一个,但仍然采用主动形式。这类动词称为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s)。作格动词的这种即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的属性,用配价语法的术语可以将之分别称为一价用法(不及物动词用法)和二价用法(及物动词用法)。如例1中动词move的用法:

(1)a. She moved the chair.

b. The chair moved.

在上面两个句子中,都包含动词moved,且moved前面都有名词,而细看下又能发现,两个句子中都有共同名词the chair。然而,细分之下,这两个句子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句子(1a)属于主-谓-宾的结构,其中She是主语,moved是谓语,the chair是宾语;在句子中moved属于及物动词。这是作格动词move的二价用法,即作及物动词。而句子(1b)中原本在句子中作宾语的the chair提升成了主语,动词moved后面不接宾语(属于不及物动词),但动词仍然是主动形式。这是作格动词move的一价用法,即作格动词用法。例1中的两个句子刚好体现了作格动词move的特殊属性:既可作为及物动词,又可作为不及物动词。拥有这一特殊属性的还包括broke,close,bend,increase,sink,change,prove,shake,turn等作格动词。

然而,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甚至完全没有)引入作格动词这一概念,而是将作格动词归为及物动词,往往只关注作格动词的二价用法,而忽略了其一价用法。这也许是因为目前语言学界对作格动词这一概念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

二、致使链事件框架

Talmy(2000)的事件框架理论(even-frames)包括五大类事件框架,分别是:位移事件框架(motion event-frames)、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s)、循环事件框架(cyclic event-frames)、参与者互动事件框架(participant-interaction event-frames)、相互关系事件框架(interrelationship event-frames)。其中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s)是其重要组成部分。Ungerer和Schmid(2008)认为,事件框架是不同语言的人们所共同享有的。

根据致使程度的不同,Talmy(2000)将致使(causation)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事件致使(event-causation),即由不涉及生物的其他事件引起的事件;第二类是人为致使(author-causation),是由人引起但并非故意为之的事件;最后一类是施事事件(agent-causation),是指其结果与施事意图一致的事件。根据Talmy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致使事件,都是由一系列更为基础的阶段或次事件构成的一个复杂体。而致使链事件所处的框架也就是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s)。

三、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重新认识英语作格动词

为了区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并且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下面笔者尝试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对包含作格动词的英文句子进行深入分析。下面以包含move、tear和close这三个作格动词的英文成对句子为对象进行详细分析。

(2) move

a. She moved the chair.

b. The chair moved.

在例2中,句子(2a)体现的是作格动词move的二价用法,而句子(2b)是作格动词move的一价用法。这两个句子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可以被分解为下面的次事件或阶段:

1.她打定主意要移动椅子;

2.她走到椅子旁,将辅助工具作用在椅子上或者使用双手,往反方向用力;

3.辅助工具或双手拉着椅子走;

4.椅子移动了。

而对句子(2b)The chair moved的分解如下:

1.椅子移动了。

可见,句子(2a)可以被分解为4个次事件或阶段:第一个阶段表明施事(She)的意图和决定(移动椅子);第二个阶段描述了施事的身体运动或一系列实现意图的动作(走到椅子旁、使用辅助工具或双手、反方向用力);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倒数第二个阶段,它是致使结果发生的最直接原因(工具或双手拉着椅子走);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整个事件的结果,也就是施事的目标(椅子移动)。而由于句子(2b)的事件不涉及施事,从而对施事的意图和动作无法进行描写,所以我们只能从事件本身进行描述,将句子分解成次事件(椅子移动了)。而这个事件与句子(2a)事件中的次事件四——结果次事件(椅子移动了)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句子(2a)和(2b)的分解过程中存在着交叉的地方,即句子(2a)和(2b)拥有共同的次事件或阶段:句子(2b)中的次事件(1)是句子(2a)中的次事件(4)。从对例2两个句子的事件分析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体现的是该动词二价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结果次事件或阶段。

为了证实这一推断,下面笔者从其他作格动词入手,通过分解事件的方法分析它们的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之间的关系。

(3) tear

a. Mike tore the paper.

b. The paper tore.

对句子(3a)Mike tore the paper和(3b)The paper tore中的事件分解如表1所示:

句子(3a)中tore的用法是二价用法,句子(3b)中tore的用法是一价用法。对于句子(3a)中事件的分解,包括四个次事件,分别是:第一,施事(Mike)的意图、目的(撕开纸);第二,施事动作(拿起、扯住、拉扯);第三,倒数第二个事件(纸张受力);以及第五,结果次事件(纸撕开了)。而句子(3b)事件只体现了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结果次事件,也就是句子(3a)次事件中的最后一个次事件(纸撕开了)。可见,作格动词tear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之间的关系是:动词tear的一价用法体现了其二价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结果次事件,即例3证实了例2推断出的结论。

(4) close

a. John closed the door.

b. The door closed.

对句子(4a)John closed the door和(4b)The door closed中的事件分解如表2:

例4中的两个句子与例3中的句子结构相似,句子(a)体现的是作格动词的及物动词用法(二价用法),后接宾语;句子(b)体现的是作格动词的不及物动词用法(一价用法),后不接宾语,且使用的是主动语态。在例4中,句子(4a)事件可以分解为四个次事件:次事件一,施事(john)的意图(关门);次事件二,施事动作(走到、站在、抓住、推);次事件三,倒数第二个事件(门受推力,移动);以及次事件五,结果次事件(门关上了)。而与句子(4a)不同的是,句子(4b)事件缺乏施事,因此也就不存在次事件一和次事件二;又因为缺乏次事件二,故次事件三也无从描述。所以我们只能从事件本身进行描述,而这个事件与句子(4a)次事件中的结果次事件(纸撕开了)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包含作格动词close的一价用法的句子体现了包含其二价用法的句子的结果次事件。例4也证实了例2推断出的结论。

因此,从对例2、例3和例4的成对句子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使用作格动词一价用法的句子中的事件体现了使用该动词二价用法的句子中的事件的结果次事件。

四、结语

本文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出发,通过成对句子分析,得出了作格动词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格动词一价用法体现的是不及物用法,而其二价用法体现的是及物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使用作格动词一价用法的句子体现了使用该动词二价用法的句子的结果次事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了解作格动词的特殊属性、掌握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是尤其重要的事情。然而,目前在国内出版的教材和参考书中极少涉及到作格动词,课堂英语教学中也很少进行作格动词的教学,更不必说掌握其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了。这也曾引起极少数国内学者的关注,如:王月华、于善志(2008)曾以宁波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次关于学生对英语作格动词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英语作格动词存在多种误用情况。蔡金亭(2000)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发现相比较于非成对作格,学生成对作格动词的习得程度明显降低。

汪立荣(2002)认为,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既非偶尔使用的语法现象,也不是远离现代英语的语法结构,因而不可继续忽略。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就自身从本文分析中所得到的教学启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将作格动词作为英语动词分类中区别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第三类动词系统地编入教材和字典中,以提高教育界对作格动词教学的重视程度;

2.适当增加配套语法资料和针对性的练习,以供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3.重视和改进课堂中对英语作格动词的教学,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a.系统整理法。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所有作格动词进行收集、整理,并对这些动词进行系统的讲解。

b.对比分析法。教师可以将作格动词的用法与其他类型的动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作格动词的特殊属性和特征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学生提高学习作格动词的兴趣。

c.事件分解方法。这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作格动词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区别与联系的教学。教师可以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用事件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确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Ungerer,F.&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Second Ed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18-229.

[2]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2Vols.Cambridge,MA; London:MIT Press.2000.

[3]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4):283-289.

[4]汪立荣.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07-111.

[5]王月华,于善志.英语作格动词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语态误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8,30(5):135-13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