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然:引领前沿更欣然
2016-07-27张晔魏晓敏
张晔 魏晓敏
“我为你感到骄傲!”
这个5月,对王欣然来说,收获远比预想的多:他不仅摘得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而且刚刚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恩师戴宏杰也对他的科研进展给予极高的评价。
在35年的人生历程中,王欣然一直扮演着“实力派”的角色:19岁保送南京大学物理系,23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30岁学成归国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成为南京大学最年轻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然而,这个公认的“学霸”也曾有过苦恼的时候。2011年,王欣然回到南大任教,他不仅要承受外界对他学术光环的质疑,还要肩负科研、授课、行政等各种事务。
“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几乎天天晚上都工作到12点以后。”在王欣然看来,这却是他人生转折的关键节点。
30岁,许多同龄人博士都没有毕业,他已经成为一名博导。当了几十年学生一直听别人讲课,突然有一天颠倒过来了,能快速适应吗?对此,王欣然坦言:“与学生相处,也需要不断磨合。”
在美国学习期间,王欣然攻克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及电子器件的诸多国际难题。
石墨烯是一种理想的电子材料,具有极高的信息处理速度,但它不是半导体,不能制成芯片。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验,他在国际上首次制造出互补型、高开关比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也就是使其具备了“开关”功能,加减电流时可以明确地做到导电或者不导电。
《科学》杂志曾在题为《硅时代是否要终结?》的特约评论中认为,王欣然的成果有望取代硅材料成为下一代的电子材料。
回到国内任教后,为了尽快取得新突破,王欣然不仅自己没日没夜地工作,还要求学生也成为“工作狂”。他经常晚上十点后给学生打电话督促科研,有个学生受不了这样“电话查岗”,干脆不接电话了。这让王欣然相当郁闷,也从中体会到当好导师绝非易事。从那以后,王欣然开始琢磨怎样带领“一群人战斗”,而非一个人冲锋陷阵。
当时,他在科研上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从事跟博士期间相关的工作,这样比较容易上手;二是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开辟一个新的方向。
“我们要瞄准前沿,更要引领前沿。”带着3个学生,王欣然大胆地扑向了“二维材料的信息器件”这一国际前沿领域。
2013年,他们发现国际上对二维有机材料的研究还是空白,于是开始尝试把有机材料生长在石墨烯上。“本来只是试试看,没想到歪打正着,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地好。”2014年,他们发表论文率先提出“二维有机半导体”的新概念,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更令人惊讶的是,与王欣然合作开展这一研究的正是曾抵制过“夜半铃声”的那位硕士研究生。
“因为这项研究他在《自然》子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后来还获得了出国攻读博士的机会,所以他一直很感谢我。”如今,王欣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指导学生应以兴趣为主,要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现在团队已有二十多人,他也不再跟着学生后面“撵”,而是要求每周由一位学生整理出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集体研读,开阔视野。“科研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研究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发现了问题,并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科研就成功一半了。”
虽然研究的领域都很超前,但是王欣然并没有满足于发表论文,在应用研究方面王欣然也有了新的拓展。
“二维材料的柔韧性比硅材料要好得多,因此非常适合做成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王欣然介绍说,他们正在尝试把二维有机半导体做成健康监测设备,可以与皮肤贴合,能检测体温、汗液生化指标等,“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再过半年,或许我就能向你们展示这项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