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径与运河

2016-07-27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路卢卡斯南北

在本期“至所未致”栏目选录的文章《人行的小径与远足的手杖》中,英国散文家卢卡斯表达了他对小径的钟爱。带着英国人典型的轻快和亲切,卢卡斯描画出大路和小径二者的差别:大路宽阔畅通,直截了当,沿着它就能以最保险的方式抵达目标;而小径呢,则含蓄微妙得多。走上小径,我们会给自己的行程添加几分不确定性;原本再明确不过的路途,这时却带上了“难以捉摸、游移不定、变幻莫测”的色彩。

特别是在电子地图出现之前的年代,我们到陌生地域旅行时,如果胆敢尝试某条小径,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要么是陷落在蜿蜒曲折的街巷中,彻底迷路,要么则是一下子豁然开朗 —— 有时是试着推开一扇虚掩的门,蓦地置身于人声鼎沸的广场;有时是走出某条黑暗的隧道,发现自己已越过山脊,正站在俯瞰海湾美景的半山平台上。就像卢卡斯说的那样,小径的另一端好像总连着“未知”,而这恰恰构成了它的独特魅力。

进而言之,可以说小径改变了旅行者的速度体验。身处通衢大道,我们不会对身边的景物以及后续的路线抱太多疑虑,因而是以放松的心态、基本均匀的速度从起点抵达终点。与此相反,在探索小径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经历着一场心智上与身体上的双重变速跑,这一刻环顾寻思,一筹莫展,下一刻则恍然大悟,快步穿越。就这样,小径时而压缩、时而又扩展我们旅程中的一个个瞬间;旅行体验也由此变得跌宕丰富,妙趣横生。寻访小径的经历,仿佛是为旅行者的感官安装了变速器。

如果认可上面的分析,小径算得上物理环境塑造人类心灵的范例。与此不无关联的是,在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隐形的运河》中,我们考察了京杭大运河在河北省境内各地的形态。千年前运河初次浚通时,它曾带来的巨变难以估量:南北之间的交通商贸一下子便利了,无数个口岸城镇也仿佛一夜间繁荣起来了。如果说小径的作用是连通两个原本彼此隔绝的场所,那么运河贯通的则是南北中国的整体生活世界。我们至今仍能感受到这种加速作用的遗响;千载之下,运河的存在时而幽暗不彰,时而鲜明恢弘,但就其效应而言,它仍像古人留下的每一项传统遗产一样,始终在隐秘地塑造着我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大路卢卡斯南北
大路长歌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高宇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创意“入侵”
大路河红军石刻标语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南北冰雪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