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的香港导演
2016-07-26刘珏欣
刘珏欣
约好采访《寒战》系列两位导演的那天,陆剑青导演的航班突然取消了。于是,以前接受采访时形影不离的两人,这次分开接受了采访。
我见过的导演们,多多少少总有点文艺青/中年的气息。或霸气,或闷骚,或清高,起码也会穿得慵懒,或者在常见衣物中加一两件不一样的小配饰。毕竟,这是一个需要彰显个性的职业。但梁乐民和陆剑青不大一样,他们太正常了。发型、眼镜、衬衣、布裤、运动鞋、手表,都是最正常的款式。下一刻,你觉得他们就该走进写字楼的IT公司去上班了。
他们说起话来也和煦,采访中不时地感谢各方,却让你不觉得是场面话和客气。
他们的第一部电影上映时,两人已过40岁。跟不停涌现的80后、90后导演比起来,远算不上年轻。之前,梁乐民做了17年美术指导,陆剑青做了17年副导演。再之前,梁乐民是做室内设计,陆剑青做过场记、办公室助理、裁缝。
17年的剧组经验留给他们的深刻印迹之一是,他们时时刻刻记着拍电影时每一秒都要花很多钱。所以,《寒战》剧本的第一版里,没有任何动作场面。因为他们入行时就知道动作场面有多贵,银幕上播几秒,可能银幕下拍几天。为了剧本实现的可能,不能写武戏。直到老板确定了要拍,并觉得加动作更好卖,两人才努力加动作戏。
他们还总惦记着要跟观众有互动沟通,而不只是我手写我口。《寒战》刚开场不久,一个开宝马车的醉酒男撞在了电线杆上,警察要抓他,他不停说,“你知不知道我uncle是谁?他是大法官。”此后这人再没出现。到了《寒战2》,周润发出场时赶不争气的侄子回老家,这个很快闪过的侄子就是第一部里的醉酒男。我问为何这样安排,观众很可能都看不出来。梁乐民说:“有的观众会看到的。我们要留一些东西给观众在网上评论。有人看到指出来,观众就有期待了,给观众一个参与的感觉。”我暗暗感叹:除了戏里,戏外也得留有心机啊。
两部《寒战》相隔4年。两位导演都提到的是,这4年香港的幕后人工涨了30%。而在内地拍摄,有些便宜,有些不便宜,因为算法有所不同。比如内地摄影组按月算钱,拍20天、30天都算一个月的钱,拍得久了划算。而香港摄影组按天按小时算钱,每天都要定接下来用哪些机器,拍久了很贵,拍得短划算。再比如摇臂,是内地摄影组的基本配置,机器加操作的6个人工都可以随时调用,不用的时候可以歇着。而在香港,摇臂要每天另算钱,还要提前预约,申请很久,当天才说要用,很可能调不过来。
我觉得蛮有趣的是,两位如此务实的导演,拍出的戏却在戏剧的套路之外加入不少理想主义的东西。
作为看香港警匪片长大的一代,我还跟他们聊了不少拍警匪片的事。原来,香港只有一家公司有专门的牌照,可以提供真的警服和拍戏枪械,香港拍警察戏都得去找它。公司还会每次派人来拍戏现场看着,防止发生意外。每次拍之前,还得去警务处公共关系科申请备案,让他们知道今天这里要拍几个警察。
还有,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警匪片最辉煌的时候,真的有许多警界的人加入了影视圈。梁乐民和陆剑青就是在那时候攒下了许多警察朋友。这些人后来成为拍《寒战》时的智囊团。
《寒战》系列里,警察的第三代指挥及控制通讯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香港警务处的一大政绩,2005年投入使用,并得了许多奖项。《寒战》放映后,香港前保安局长在网上写系列影评。其中说到一点,电影里警察胸口的通讯器可以定位,是假的。梁乐民笑说:“我们真从前线警务人员那里知道的,通讯器可以定位。但人家也有自己的立场,可能他觉得会危害到前线警员的安全。我们尊重他。看戏看到真的前保安局长出来,我们也蛮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