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三五”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6-07-25刘迪生荀梅
刘迪生 荀梅
“十三五”时期,新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风险和机遇并存,我国进入以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等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社会新旧矛盾交织,风险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准确研判“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助于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调控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确保“十三五”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国际国内形势
(一)国际形势
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中,经济复苏缓慢,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全球产业格局将延续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态势,并将在更广的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展开。
(二)国内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同时也面临发展机遇,改革红利将加速释放,着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发展潜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将增强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撑力;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从新疆看,“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机遇,国家将着力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点加强新疆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和互联互通,必将进一步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新机遇,中央将新疆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新高度,作出了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二、“十三五”时期新疆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对“新常态问题”认识不足
当前我们的思维惯性依然很强,“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新疆经济发展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制定的指标相对较高,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差距较大。在制定“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有些人依然认为“当前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减少和资源价格下降是短期的”,寄希望于“十三五”后期资源价格能大幅度回升,这实际还是对新常态认识不到位。“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大规模基本建设基本完成,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将会持续萎缩,资源市场需求缩小,高速度、粗放资源消耗式模式已经结束,这个历史性的转折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新常态”是长期状态,而不是阶段性的。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
新疆以能源、资源型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为主,这种产业结构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我国高速增长、粗放式发展模式,对能源资源大规模需求,以及产业分工体系中突出新疆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如“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2011-2013年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2012年6000亿,2013年8000亿,这些投资大部分集中在资源开发领域,多年积累形成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因此,“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
(三)发展阶段差异面临转型的挑战
新疆工业发展总体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一些县市基本没有什么工业企业,有一些资源企业或简单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产业体系薄弱。因此,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新疆发展经济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短期还不能改变新疆工业化的特征,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况且就新疆目前的基础和条件,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还难以替代传统的重化工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由于新疆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与全国相比处于不同阶段,与全国同步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挑战。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新疆不同区域总体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疆经济发展差距大,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均生产总值仅占全疆的43%,贫困面大、程度深,占全疆扶贫人口的85%,加快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面临严峻挑战。
三、“十三五”时期新疆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 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实现互联互通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战略通道,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战略通道,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重大骨干交通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完善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2.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提高经贸合作水平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优势,联合内地省市,建设联通国际国内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着力打造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开创对外经贸合作新局面。加快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体系,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水平。
(二)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失衡问题
一是大力发展农副特色产品加工业,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农业经营新业态,继续支持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推进新疆大型电商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合作。三是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把南疆四地州作为农民转移就业工作的主战场,引导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四是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五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2.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新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二是加快工业领域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以创新驱动提高工业效益和运行质量。三是突出发展新业态。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潮流,促进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继续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蓄积能量和动力。五是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六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七是大力发展小企业创业基地和 “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服务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抓好对已有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指导。争取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海关多式联运集拼试点城市。二是加快开通新疆4G网络,加快建设覆盖全疆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养老和健康服务体系。四是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中心。五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宣传推介、商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尽快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疆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六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稳定市场预期和住房价格,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七是继续完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贷款增速与我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三)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
1.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
大力开发和培育信息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医疗、交通、电力、金融等智能终端产品,加快推动新疆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消费规模。
2.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重点以乌昌石城市群为突破,推进城市群发展。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积极培育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库尔勒、伊宁、喀什、石河子、克拉玛依、阿克苏、昌吉等中等城市集聚,充分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以此带动引领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
3.构建产业创新发展新体系
加快推进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创新突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支持企业空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积极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切实发挥政府创新资源投入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优化各类创新基地和研究力量布局,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技术集成化、工程化、产业化的科技重大工程,培育重大科技成果。
(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减少和“高成本”的两面夹击,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通过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等,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坚持打击向企业吃拿卡要的违规腐败行为,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流通等各项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财务成本和物流成本等,增加企业发展空间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民营经济是破解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活力不强的关键所在。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二是鼓励非公有制与混合所有制发展。三是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加快南疆四地州发展
1.加快构建南疆四地州发展特色产业体系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打好绿色、生态、有机牌。适应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坚定不移“稳粮、调棉、优果、兴畜”。强化农林牧统筹协调发展,支持退减棉田改种优质牧草。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充分利用南疆四地州光照时间长等优势,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2.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
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把南疆四地州、边境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重点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大力推进扶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科技教育扶贫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利用,大力实施人才支持计划。
(作者单位: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