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奇的空间际遇

2016-07-25

缤纷家居 2016年2期
关键词:画框场域艺术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空间中的艺术品是空间的视觉焦点,好的艺术品则堪称品质空间的灵魂。或许是这样的话题太过难以把握,每当讨论至此,人们往往觉得有些话横在嘴边却无从着力,无论白话还是行文,都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来谈一谈空间和艺术陈设。为此,我们不妨稍作回望,以此作为思路的起点。

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洞穴中以矿物颜料涂抹于岩壁上,以此描摹猎人与猎物。无论初衷是否与后世的作品有内在共性,然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时开始,艺术品便紧密依附于特定的空间。在采访过程中,很多设计师谈到,在过去“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往往是同一身份的不同称呼,而空间内部的艺术品也因此存在于一个统一的体系之内。随着时间推移,艺术品开始独立分化出来,例如带画框的绘画成品和独立的雕塑。这种依附于不特定空间的作品,使我们将艺术与空间之间分开疆界,甚至视艺术品为部分脱离空间的存在。

如今,由于艺术产品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这种依附关系又再次变得紧密起来。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艺术品的价格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本身的精神属性,却又使得艺术品对空间来说成为某种必需。“艺术品对于家居空间来说,是刚需么?”当我们这样提问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回答。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在我们的提问当中没有强调空间的“品质”。尽管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回答仍然是肯定,并且坚定的。

由此,我们极粗糙地勾勒出一个有趣的螺旋线,而我们恰好站在崭新的拐点上——人们希望艺术品能够与自己生活的场域,以及自己的生活本身产生更多的关系,希望它成为我们的谈资和社交时的润滑剂,未来或许还有其他需求产生或者被制造出来。而由此观之,瞿广慈对于稀奇经营路径的调整,也许确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猜你喜欢

画框场域艺术品
画肖像
查无此人
墙壁上的风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食物也是艺术品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艺术品被盗
金属画框生锈了怎么办?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