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蠡错派使者

2016-07-25

决策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老夫长子越国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他虽然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由于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之规约,范蠡转而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著名谋士。

某日,范蠡的次子因杀人被囚禁在楚国的监狱里,经过再三思量,范蠡决意派自己的幼子携带一千两黄金到楚国求助,以解救次子。谁知其长子得知此事后,认为父亲的决定让自己很没面子,便闹着要自杀。见此,范蠡不得不改变主意,派长子前去楚国。临行前,范蠡写了一封书信,托长子带给自己在楚国的好友庄生,同时告诫长子,到了楚国一定要把这一千两黄金送到庄生家由他处理,并强调万万不能与庄生因为任何事情发生争执,否则会坏事。遵范蠡之意,其长子来到楚国后,把一千两黄金送到庄生家。庄生看完书信后自然明白范蠡的意思,遂让其长子马上离开楚国,并再三嘱咐一刻都不要停留,保证他的弟弟会立即被保释出来。范蠡的长子听后当然高兴,但很快又惴惴不安:“黄金已送出,人却不能留下,还需等待,着实让人担忧。”于是自作主张藏在了一个朋友家里静观其变。原来,庄生家境贫寒,平时因清廉耿直而受到人们的尊敬。范蠡送给庄生的一千两黄金,庄生并不想接受,但又怕范蠡的长子以为自己拒绝帮忙而心生猜疑,便先收下黄金,准备以后有机会再退还给范蠡。

第二天,庄生趁觐见楚王的机会,对楚王说,最近夜观天象,发现楚国将有一场大灾难,只有实施仁政才能够消除,遂建议楚王大赦天下,避免灾祸。楚王听了庄生的话,心惊不已,于是下令赦免了囚徒。

范蠡的长子得知此消息后,高兴不已,转而心想:楚王大赦天下,家弟理所当然被释放,于此从越国带来的一千两黄金不就白费了么?决意再找庄生要回黄金。于是他又来到庄生家,以弟弟马上就要被释放为由,前来辞行。庄生立即明白了他的来意,让他把那一千两黄金带回去,范蠡长子高高兴兴回到越国。

那边厢客人刚走,这边厢庄生非常愤怒,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污辱,他暗道:“你奉上黄金托我救人,我为实现承诺而奔走,救出了令弟,你为何还要亲临老夫家门,索要黄金?此乃不诚信也。当然,即便不来索要,老夫也会把黄金给退回去,但你却不相信老夫的人品,做出索要黄金这样的蠢事,既然不信任何老夫,何必上门求呢?也罢,那老夫也就不多此一举了。”于是庄生择日又一次觐见楚王,说:“大王本来是想实施仁政以消除灾祸,但现在人们却传说范蠡的次子因为杀人被囚禁在楚国,他家拿了好多黄金贿赂大王的臣子,臣担心不知真相的人会因此而议论,且会说大王的赦免不是为了楚国的百姓,从而影响大王您的威望。”楚王听了,极为震怒:“范蠡竟敢在我国如此放肆,这还了得!”于是下令,先依据罪行把范蠡的次子处死,然后再赦免监狱里的犯人。

范蠡的长子万万没有想到楚王会在大赦天下之前先把弟弟处死,他想来想去都没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只好哭哭啼啼地带着弟弟的遗体回到越国。家里人听长子说清事情经过后都非常悲痛,只有范蠡心里清楚,他仰天长叹:“此乃我的过错呀!”随即掩面而泣,告诉家人:“老大的无心之举让庄生心生间隙,故而害死了老二。当然,这也不全怪他。老大从小就和我生活在一起,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知道钱财得来不易,因而对钱财非常看重。当他把黄金送给庄生,而知道自己的兄弟将要被放出来后,便觉得这钱白花了,就想方设法把黄金要回来。这样做必然会激怒庄生,于此,老二能不被杀吗?何况老二有命案在身。而老幺则不同,他从小没吃过苦,从懂事开始,吃穿住行都是最好的,也不会吝惜钱财。我当初派老幺前去楚国,就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猜你喜欢

老夫长子越国
风雨同舟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所长无用
越人造车
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记
建设鞍钢文化再创“长子”辉煌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中国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分析
坦然面对挑剔
“长子”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