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问题与分析

2016-07-23豆恺霞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合作社PPP模式反思

豆恺霞

摘 要: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也是政府追求互利双赢局面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为例,探索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中运用到的管理模式,并对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合作社;PPP模式;探索;反思

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之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给人们展示了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一、示范园建设模式探索

(一)项目融资角度分析

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协议,授权给私营商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以提供公共服务。PPP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来安排融资。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是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这种融资模式可以使私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公共服务项目中,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政府提供项目支持,为合作社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平台,合作社由广大农户或联合企业成立,集中了农民的流转土地,与政府合作,为农民搭建种植平台。充分发挥了PPP模式的优势:第一,政府减少了前期建设园区的投入资本;第二,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入了活力,降低其投资风险,使其积极投身于园区建设;第三,为农民提供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第四,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第五,园区集试验示范、观光旅游、种植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长期经营所形成规模经济能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农业化产业模式角度分析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运用了“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模式分两种情况:

第一,以相关农户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农户间横向联合,并与园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纵向合作。由于传统的农户分散经营体制,使园区与单家单户发生交易的交易成本大、质量难以控制,并且租用大面积的土地还要付出高成本。因而合作社是这样一个主体,它能组织并代表农户与园区合作,把园区的标准要求等传达到农户,并监督执行,使众多农户分散的小生产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第二,该模式中还有一种是由广大农户或联合企业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发展壮大后成立企业实体来销售、加工农户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模式,通过合作、股份、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成为同一个产权组织。农户和企业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利润分配时既按股分红,又可以按付出劳动多少支付工资或按销售农产品多少分享利润。

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结合两种模式优点,园区项目由某县依托该地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在当地村庄建立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种植提供资金、技术与政策上的支持;合作社包括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苑和强农苑三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了农民的流转土地,减少了园区与农户直接交易的成本;农户提供流转土地和劳动力,在某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的园区内,合作社农户可以得到分红,也可以承包大棚交纳租金挣得自主经营钱。

二、示范园的问题与反思

第一,一方面在项目建设后期,园区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在刚刚起步阶段,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办公设施和服务工具落后、服务层次低。

第二,缺乏技术指导人员。2015年下半年,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在农户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农作物生病、有些承包户不会种植培养新品种的各种问题。农户缺乏科学田间管理经验,在病虫害发生较大年份管理不到位,造成大面积经济物病害发生严重,导致无收现象,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虽然请省农科院及时指导解决,但是从长远来看,园区应当有技术指导人员时时指导,尽早发现问题,减少损失。

第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农户普遍缺乏对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知识和规定的认识,加上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使经营管理人员对发展合作社的思路模糊、措施不明。同时,合作社自身运行不够规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严格,合作内容不够明确,运行管理不够民主,内部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因合作组织还处于较低层次,园区与合作社、农户之间,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园区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只停留在收取租金、手续费的层面上,农户从中享受到的实惠有限。

第五,后续工作不够完善。园区内大多数承包的农户不是本村人,而是来自相邻村或较远村的农户,在交通、住宿方面,园区设施比较落后。有些农户有自家车,早上可以直接去园区工作,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早晚出行不是很方便。由于园区刚刚投入使用,所生产的产品面临销路不同的问题。虽然园区内有批发商直接来批发产品,但是数量远远不够,大多数由农户自己去找批发商。

三、建议与对策

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在建成初期所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合作社与农户三方共同面对。具体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政策扶持,适时提供信贷支持。一方面由于该县本身正处在发展阶段,近几年新区建设中科、教、文、卫、交通的改善都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该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中的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苑和强农苑三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都由当地农户近几年才组成,资金也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政府不仅要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而且要在困难时期,要适度提供贷款。根据调查所知,园区在后期出现资金短缺时,由县农牧局出面,给予贷款800万,度过了难关。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要加大政策扶持,适时提供贷款。

第二,培养技术人员,组织农户学习。从农科院聘请专业人员,组织农户学习基本知识,不仅能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产业质量,并且通过加强对农村里懂技术的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建立农村人才库,强化人才储备,为园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性技术保障;这样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农户满意度。

第三,引进管理人才,科学规范制度。目前园区刚投入使用,各项规章制度都不完善,一切都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就需要园区积极引进管理人才,进行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制定、合作社文化的塑造、产品销售模式的设计、产业管理与运营的构建、投资效益的分析等。

第四,与外部企业联合,扩大销售链。充分发挥园区外联市场,加大农产品的宣传与批发销售力度,通过市场拉动产业发展。政府可以与外联市场企业联合,扩宽销路、扩大销量,打造“园区+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农业化产业模式。

第五,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户提供便利。为了带动周围农户均富裕起来的目标,园区需要完善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经济,为农户提供便利,为未来铺平道路。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合作社是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J].合作论坛.2015年第12期.

[2] 张玉玲.谈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方向[J].论苑.2015(236)

[3] 崔照忠,刘仁忠.三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主体间博弈分析及最优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8期.

[4] 市政协专题调研上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综述.因地因业制宜多元化发展多种经营模式[R].社会·人民政协.2014-8-1(10).

[5] 秦典兰.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思索与探索[J].农业研究问题.2013年7月.

[6] 戴源森,冯生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年第45卷第6期.

[7] 郝朝朝,张启超.张家山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发展现状及对策[J].榆林科技.2014年01期.

猜你喜欢

合作社PPP模式反思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