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学科体系
2016-07-22孟晓燕
孟晓燕
“高一给初中补课,高三又给高一高二补课”这一句话概括出了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是否把握好了教材,是否明确了学科能力要求,是否悟透了教学大纲,是否体验了学生知识接受过程等等;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太差,大多数让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下来学生累,教师更累。“书越来越难教”,这是一线教师的共同感慨。怎样才能让这样的局面有所好转呢?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的想法。
一、明确学科能力要求,做到细化与落实
高一教师要注意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挖掘内在联系,让学生了解初、高中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应在学习内容、方法和方式上适当进行衔接性补充,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教学注重基本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面向全体学生,体会教材循序渐进的编写意图。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应用意识,提高数学探究、建模和交流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放在高一开始教学时进行。
在高一的基础上,高二要认真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大纲,深刻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有意识地讲解和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课堂积极学、课下自学、练习自纠、自我监督的好习惯,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要抓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突出,因此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地制订教学计划,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高三是整个高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它是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一年,如何很好地把前两年所学知识再巩固和再补充,关系到每位学子能否顺利走进大学的校门。教师要研究考试大纲,关注高考对新增内容“简易逻辑”“平面向量”“导数”“概率统计”等考查要求。明确重点、热点的问题,如试卷经常考的六个解答题:三角、向量、概率、立几题,数列、导数、解析几何。对函数与导数综合题,要求学生多练、勤练,并在每次练习后进行有效的纠错和解题方法的总结。要关注基础、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内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要学会把一本课本读薄,更要学会把一本课本读厚”,这是许多教师经常说的话。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首先要熟悉课本知识。就是翻开目录,能说出每一章节内容、概念、公式、定理、重要例题以及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反思、多总结。
其次,高三可以教会学生自己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一轮中,可以按章节进行串联,二轮中,可按专题串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中,做过的题型可进行串联。“闻过则喜”,做错的题对学生来说比做对了更有益处。做错题,一定要弄明白哪里错了,原因是什么,不要每次只简单地写上“马虎”“公式没记清”等词句。
三、如何突破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瓶颈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初高中知识出现断层、不衔接等问题,导致高中教学难推进。现在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的方式,但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学时间不足,就不能给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提供保证。此外高考的激烈竞争,导致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战略”性调整,赶教学进度,提前结束新课,争取复习时间,没有顾及学生的接收水平。这样就达不到高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
高三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它们的含义,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不起来。学生思维能力差,不懂得怎样分析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速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很少读书、做题,学习被动,无自觉性。教师在教学上,对学生的管理上投注了200%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不理想的结果,真的很纠结。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是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教师与领导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搞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尊重基础和认知水平,平稳过渡,控制学生分化;打破传统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狠抓规范与落实;从高一就让学生认识到要做就做最好,能以苦为乐,积极进取;高一开始抓分层教学,尽量减少学困生,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