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中学美术教学的情感注入
2016-07-22雷宇
雷宇
摘 要:现代的中学美术教学需要在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人性化的方式注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入手,对在美术教育中注入情感教育进行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注入;中学教学
情感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含蓄性的特点,是人们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本质体现。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其中包括学习的、审美的、尊重的、交往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与素质教育密切联系。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体现在爱心、创造力、自我心理调控力几个方面。在美术教育中注入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以及智育、德育、美育、劳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中学生在美术课中的情感注入,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体会。
一、学生持久的兴趣是前提
调查研究显示,在美术教学中,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只有43%的人对美术学习比较感兴趣,76%的人对美术学习的形式不喜欢,希望增加其他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有待激发的。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在认知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情感的渗透。
一个人只有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才会挖掘自己内心的潜力。美术教育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呢?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魅力,要以丰富的、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这些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情感的源泉,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与条件引导学生在生活与自然中观察与体验。调查研究显示,学生经常到野外写生,经常感受大自然与生活的气息,见识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会激发内心的创作欲望,这样才会感受到快乐与自信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厌烦、多疑与自卑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与优化美术教学的资源是核心
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情感是人内心的重要体验,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内心的活动的重要体现。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感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中学生的社会经验、思维发展、智力水平、接受水平都有限,教师不能直接讲解高深的理论知识,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学习基础,采取寓情于教的方式,以情感注入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认知,并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进行,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的教学,特别是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优秀的资源,通过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美术馆、图书馆等方式,开拓美术教育的空间。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时间、空间上欠缺的条件,将声音、图片等结合在一起,是现代美术教学首选的方式之一。多媒体课件已经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中进行参观,促使学生大开眼界,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有利于将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和历史文化的背景结合起来。特别是学习古代的美术内容的时候,教师单一地讲解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实地的参观与考察更能够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情感体验,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使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更直观的把握,触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人性化的情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优化教学资源。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是关键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的能力,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人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情感来适应与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人们更加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如何满足人们这种情感需要成为美术教育的新的挑战。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自己具有优良的情感素质与专业素质。教师不仅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增加情感教育的比重。总之,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情感教育的素养,这种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教师在长期艰苦的努力之下,不断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学美术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情感性这一特征,在美术课中加大情感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
总之,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美术教师要结合这一内容开展探讨。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情感教育的研究,提升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