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小说永远不缺读者
2016-07-2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 金惠真 本报驻英国、韩国特约记者 孙微 曾欣
窥探时代的黑暗角落,领略惊心的犯罪真相。日前,刑侦小说《余罪》借由同名影视剧的热播又火了一把。由于代入感强烈、悬念丛生,刑侦小说很容易成为出版界和网络上的宠儿。韩国最大网络书店YES24近日的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6年5月的6年间,在全球最畅销的十大刑侦小说中,5部出自日本,4部出自英国,1部出自意大利。在韩国本土前20大畅销书中,刑侦类小说几乎占去半壁江山。可以说,新时代的刑侦文学在各国都牢牢抓住了一批忠实粉丝。
日本:警局黑幕比破案好看
作为推理文学的分支,刑侦小说已为日本正统文学圈所接纳,作家大泽在昌的《新宿鲛》能获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即为明证。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日本刑侦小说(又称警察小说)的读者群,是从二战之后积累起来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警官形象开始在松本清张的《点与线》、鲇川哲也的《黑色皮箱》等推理名作中成为主角。大泽在昌从1990年开始发表的《新宿鲛》系列小说叙事明快、伏笔巧妙,全球销量突破700万册。
若论当今最受欢迎的刑侦写手,生于1957年的横山秀夫首当其冲。横山做过12年的记者,步入文坛的作品《阴暗的季节》(封面见图1)一举夺得第五届松本清张奖。他的小说一反以刑事侦查为主流的故事方向,转而深入刻画警界不可告人的黑幕。在横山的小说里,日本警局制度森严、暗影重重,变成一个拟生态的动物园。众多警察中,有人狡猾如狸,有人冷傲如鹰,有人作茧自缚,有人心净如莲。一个个受害者都是警察自己,书名《阴暗的季节》暗指警局内部像季节变化一样无可避免地发生人事争斗。
在横山的另一部代表作《半落》中,棍聪一郎是一名口碑很好的警官,而他却受病妻之托亲手将她掐死。棍聪一郎自首后在县警局引起轩然大波。警局为维护颜面但欲盖弥彰,身居要职的警察、检察官、律师、新闻记者等人,都试图接近真相,可始终未能揭开背后更大的隐情。
另一位刑侦小说旗手堂场瞬一与横山秀夫一样,也在报社当过社会部记者,“卧底”报道的经历使他对警局内部及日本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观察。《朝日新闻》评论称,随着时代变迁,再大的组织也难免扭曲变形,身处其中的人们便无自由可言。日本社会就像这样一个巨大的组织,警察小说善于揭露社会冲突,引领读者思考个人在组织中面临严峻局面时该如何生存。
以往,日本刑侦小说的受众大多为30岁以上的男性读者。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成为时下的主流趋势,刑侦小说通过智能手机等阅读终端吸引到年轻人。能够自由发表投稿的网站为刑侦写手提供了成长土壤。家住京都的望月麻衣在日本著名投稿网站EEVERYSTAR上登载的《京都寺町三条的福尔摩斯》由正规出版社推出后,累计销量达20万册。望月表示,如果没有投稿网站,也许就不会走上创作之路。她至今仍非常热心地阅读网上读者的意见,后者常能尖锐地指出穿帮之处。而这一点也和《余罪》作者常书欣谈到网络助其创作时的心得相同。
韩国:畅销书助推综艺热
在韩国图书市场,刑侦小说一直占据相当高的市场份额。韩国推理作家协会副会长郑硕华6月底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刑侦小说的作品质量稳中有升,有望出现又一轮热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说,“私家侦探”这一职业在韩国被严格禁止,因此“侦探小说”被划分为外国文学范畴。不过,这并不妨碍韩国本土的“侦探小说”起步。上世纪30年代,韩国文坛已出现这类主题的作品,代表作是被称为“侦探小说界泰斗”的金来成在韩国《朝鲜日报》上连载的《魔人》。这部小说讲述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女舞蹈家在面具舞会上被人刺伤,随后又接到装有恐吓信的红信封,身边人接连莫名其妙死去。著名侦探刘不乱接手该案,以缜密惊人的推理推翻了嫌疑人精心设计的“不在场证据”。《魔人》的大获成功令“刘不乱”成为韩国文坛的金字招牌。有媒体夸赞说,“英国有夏洛克,韩国有刘不乱”。金来成之后,韩国侦探小说又迎来“金圣钟的刑警时代”。其著作《最后的证人》中的刑警吴炳镐同样成为经典人物。近几年,韩国刮起刑侦文学改编风,《侦探:the begging》《朝鲜名侦探》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陆续出炉。各电视台制作的刑侦剧也受到追捧。JTBC频道的韩剧《仙岩女高侦探团》(海报见图3)令原著小说的销量猛翻10倍。
以推理为主题的韩国综艺节目近年也在增多,2015年开播的《案发现场全档案》重在还原真实刑事案件,让嘉宾找真凶。该节目在韩国社会掀起“扮警察游戏”热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说,韩国年轻人近来爱玩的“密室逃离”就是这股热潮所致,有些游戏场地需要提前好几周预约。《韩民族》报分析说,侦探元素显然已成为韩国大众文化里的热点,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沦陷”其中,为刑侦大腕的魅力所着魔。
英国:“匕首奖”扶持新作家
在世界图书市场,英美两国有着很大区别——感性的美国人喜欢罗曼蒂克的爱情主题,而理性的英国人则钟爱犯罪推理小说。去年尼尔森公司的英国市场调研显示,排名前20的英国图书中,犯罪小说要比爱情小说多出3倍不止。
几十年前的英国侦探小说大多把罪案发生地安排在上层社会,而现实中的罪案大多集中于社会底层,这反而刺激了英国中产阶级的阅读欲。2000年之后,犯罪小说的导向演变反映了英国社会思潮的转型:英国教育系统更加崇尚理性思维,民众信奉司法公平和公正,认为恶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惩罚。
目前,推理类小说在英国图书界占据重要地位,媒体每月都会评选最受欢迎读物。上个月新出炉的最受欢迎犯罪小说是《罪案写手》(封面见图2)。英国高校有专门的刑侦小说写作课程及学位设置。犯罪作家协会成立于1953年,至今仍是英国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组织,目前拥有450多名会员。由该协会主办的“匕首奖”,是英国推理创作界的最高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