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扶贫——授人以渔
2016-07-21
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落后。贫困农民素质不提高,无偿救济粮吃光了、钱花完了,贫困面貌依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1986年以来,贵州逐步形成“扶智扶本”的共识,将智力扶贫提到战略位置,持续展开循序渐进、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智力扶贫。
科技扶贫。科学技术落后是导致农民贫困代际恶性传递的重要因素。省委、省政府正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是开发扶贫短板的现实,1994年制定实施《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各市(州)、县(区)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普展板、科普资料等开展科普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深入贫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组织有关学会、协会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
2006-2010年期间,贵州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5.6亿元,支撑科技扶贫深入展开。2010年,全省投入科技扶贫资金1700万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类项目立项90个,在20个县30个乡50个村实施科技扶贫,扶持发展特色蔬菜、茶叶、油茶、水果、核桃、马铃薯等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推进贫困县、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贵州强化科普资源整合与能力建设,截至2015年,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1.54%提升到3.56%。
教育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期间,贵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教育扶贫方式和途径,把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采取扩大师范专业招生规模、组织省内人员和引进省外人员支教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省30多万中小学教师基本轮训一遍。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实现“两基”的基础。2001-2008年,全省“两基”攻坚投入专项资金234.6亿元。2009年,国家教育部认定贵州实现了“两基”教育目标。
“十二五”以来,贵州教育扶贫重点抓巩固“两基”教育成果,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职业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技术工人短缺成为全国性问题。贵州针对人才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使学员技能培训得到强化,实现较高的就业率,形成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普教与成教沟通的办学机制,建成层次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的门路。
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建成高等职业院校19所,10所普通高校开设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3万人;建成中等职业学校313所,在校生达42.2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18万个,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余万人次。
智力开发。1988年,贵州拉开智力扶贫序幕,省直各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纷纷加入智力扶贫行业,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中央、省、地(市、州)、县四级联动智力扶贫态势。
截至2015年,贵州在省内组织6535人次参加智力扶贫,开展智力支边项目525个,引进、示范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00多个,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00多次。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组织3万多人次参与贵州智力扶贫,争取项目700多个,协调引进资金700多亿元,培训各级、各类人员200万人次。
激励创业。贵州扶持贫困农民转移就业、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2个,省级创业型城市2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8家,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34个,农民工创业示范园13家,充分就业星级社区82个。2015年,返乡农民工达116.8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80.9万人,其中返乡创业10.33万人。
(责任编辑/张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