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变”改革让日子火起来

2016-07-21

当代贵州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六盘水三变石斛

位于大西南深处的六盘水市,素以“西南煤海”闻名全国;而今,因发端于该市的“三变”改革农村发展新模式,让六盘水再次被全国聚焦。

今年1月,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按照陈敏尔书记“积极稳妥、有序推广‘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截至4月21日,全省共有55个乡镇、151个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涉及农村人口123.7万,其中贫困人口18.4万。

农村改革的“金钥匙”

六盘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虽然人均GDP排名位居全省第二,却面临着经济结构亟须转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三农”问题突出等困窘。

如何激活农村的各种资源要素、激发农村生产力、真正惠农富农,成为摆在六盘水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4年,六盘水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思路:

——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股权;

——资金变股金,让分散资金聚起来。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农民变股东,让农民致富的渠道宽起来。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

据统计,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共有36.79万亩集体土地、19.09万亩“四荒地”、40.9万平米水域、2.75万平米房屋入股;整合财政资金4.51亿元投入到经营主体,撬动村级集体资金1.04亿元、农民分散资金1.91亿元、社会资金33.96亿元入股到各类经营主体;股东人数达到15.87万户57.06万人。

“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承包地和一些没有分到户的集体资源,通过股权的方式流转起来,发展规模经营,根据供需平衡的角度调整结构,来提高统一的使用效率。”长期从事“三农”政策研究和参与起草中央“一号文件”的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表示:“‘三变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初夏时节,记者行走在六盘水的城市与乡村,感受到的不仅是这里凉爽的气候,还有“三变”改革给六盘水农村带来的蓬勃生机。

盘县淤泥乡岩博村的变化,正是“三变”改革的生动证明。

十多年前,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账面上还欠着几万元的外债。” 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回忆说。

“三变”,带来了岩博村的蜕变。2014年,余留芬带领干部群众筹资22万元购买了1500多亩林场,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逐步积累起了村里发展的“第一桶金”。

不到三年时间,岩博村从乌蒙山区里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村、示范村、小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

位于娘娘山下的盘县普古乡舍烹村,也曾是落后的贫困村。如今,在“三变”改革的带动下,舍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农业示范园、人工湖、休闲广场、酒店、漂亮民居等随处可见,农民也成为乘坐公交车在产业园里上班的产业工人。

舍烹村党支部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小康这一根本目标,带领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成立“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465户村民根据入股的多少在合作社和旅游公司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实现了村民向股东身份的转变。

村民陶正平在村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上班,是猕猴桃组组长,他每月工资收入3000元左右。“这样的工资待遇不比在外地打工差,早晚还有中巴车接送上班,中午有免费午餐,条件很好。”陶正平说,他将家里的10亩地全部流转入股,一年还能有4000余元的土地分红。

推动“三变”开花结果

自2014年在六盘水探索“三变”实践以来,“三变”改革在贵州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到政策、又从政策指导实践的过程,“三变”改革正在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今年1月开始,全省除六盘水市整市推进外,其余8个市(州)和贵安新区的17个试点县(市、区)、镇进行“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力求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之一的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三变”工作推进如火如荼。枫香镇花茂村、苟坝村,龙坪镇中心村,三岔镇高山村,尚嵇镇建设村共5个村成为区级“三变”工作试点。

区农业局总农艺师李明举介绍:枫香镇花茂村采取“‘三变+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苟坝村以“‘三变+旅游+城乡”统筹发展;龙坪镇中心村以“‘三变+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尚嵇镇建设村则采取“‘三变+乌镇乡村旅游”模式;三岔镇高山村推行“‘三变+产业扶贫”模式,均已取得明显效果。

抓住了农业农村改革的“牛鼻子”,“三变”改革不仅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也让农村变得更活、农民变得更富、日子变得更火。

如今,“三变”改革正在全省范围内开花结果。

例如,黔南州独山县基长镇维寨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正在描绘一幅符合当地实际的“三变”改革新景。

维寨村是独山县最贫困的村之一,但森林覆盖率高、溪水清澈。“这里是铁皮石斛的天然家园。”贵州绿健神农铁皮石斛公司董事长倪石涛指着长势正好的仿野生铁皮石斛介绍说。

自2014年贵州绿健神农铁皮石斛公司在维寨村实施铁皮石斛种植项目以来,就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与村民合作:企业主要负责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和产品经营销售、深加工开发等;贫困户扶贫项目资金购苗入股合作社,效益分成,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获得“务工薪金”“土地流转金”“效益分成金”稳定的“三金”收入。实现了合股经营,一次投入,滚动发展,十年分红的方式。

目前,以户为单位成立的维寨铁皮石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寨486户村民全部成为合作社的会员,其中有283户为贫困户。

46岁的吴光秀是基长镇持有“三金”收入的村民之一,长期在外打工的她,去年春节回来就没有再出去。“孩子小的时候有老人照顾,现在孩子大了外出读书、就业,老人又老了,需要我们照顾。”吴光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有3亩多土地,按每亩810元‘土地流转金计算,仅‘土地流转金一年有3000元;我和老公在园区做工平均每月分别拿到2600元和3600元。这样的收入挺不错。”

(责任编辑/姚 远)

猜你喜欢

六盘水三变石斛
仙草石斛
石斛观赏价值
石斛莫打粉 久煎疗效佳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石斛莫打粉,久煎疗效佳
诗书画苑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