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互动”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6-07-20杨定武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新课程语文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科学化、规律化、智慧化和效率化,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能力,养成一定的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其效果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如何让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起来成为一个困扰语文教师的最大问题,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要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笔者从事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深深感受到师生和谐的互动,可以让我们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和谐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相互促进,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益,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教育事业大跨步的前进,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国语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叶圣陶说:“它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一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师生之间如何做到情感互动、氛围互动、思维互动、教学过程的互动等,使互动教学行之有效。

一、创设情境,构建师生互动和谐的氛围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构建师生互动和谐机制的起始环节。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每天要带着笑容走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教师要挖掘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师生互动的共鸣,让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1.情感铺垫,引发思想共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个艺术教学的殿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铺垫,会引发思想共鸣。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和谐、民主、和平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一腔热忱的投入到我们语文学习的课堂中来。其次教师要认真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积极挖掘课文里面的情感因素,找准动情点,情感化为自己的思想,痛其所痛、想其所想、思其所思。

2.有效提问,拓宽学生思维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创新的源于“质疑”和“兴趣”。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如果教师善于有效的提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索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方式、内容、途径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我们语文课堂激情四射。

二、优化教学方法,拓展有效互动和谐的空间

在新課改中强调要注重优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和体现师生交往的互动性,为师生和谐互动提供空间。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和发挥是教师创造性和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成。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个人特长和教学风格,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向学生提问时,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提一些相对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语文带来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从而养成终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三、建立关系、培养情感

这里所说的不仅是指要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更主要的是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学生是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俗话说,为其师则信其道,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生动的授课方法,以获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为授课和交流提供感情基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积极改变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教师应通过调动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来唤起许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只有这样,语文才可能成为最灵活、最有趣、最有吸引力的学科,语文老师也才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得学习语文,才能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也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娣芳.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性与学生的全面发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2]徐琴.浅谈初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作业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3]张海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2

作者简介:

杨定武,(1982.01.28~ )男,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红柳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新课程语文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