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2016-07-20马涛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关系体育教学

马涛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观念,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三中心”,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中研究,得出一些结论,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来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主导和主体;关系

1、研究目的

在传统教学模式被逐步打破,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建立、形成广泛共识的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困惑,尤其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使学生成为主体的问题上产生疑惑,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师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去合理协调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完成好体育教学工作呢。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酒泉市肃州中学高二年级215名学生,从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为期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

2.2研究方法

采用实践法、信息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3、结果与建议

3.1要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主导:是起决定性指引方向性的。主导性:是指导性,指导“质量和强度”

主体:①是相对客体而言,教学活动的客体是指教学内容、目标、环境、手段等的,主体是“人”可以理解为学生;②相对非主体而言,非主体不是主要成分或要支,是从构成的角度看的。主体性: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和学习(过程)动力的强弱,两者连接点是“学习过程”

3.2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没有正确的“导”所谓主动地学只能是“瞎学”;而没有主动学的导,即使正确也只能是白费劲的“导”了,只有学生的主动性而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是一种无序兴奋课,是一堂充满危险的课;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也没有学生主动型的课,只能是一堂消沉和放任的课;而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而没有学生主动学习的课都是不存在的,现在有一种错误:既要淡化教师的主导性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的错误认识,结果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进行必要的教学管理,不敢进行比较严肃的体育教学,片面追求欢乐的气氛大量安排与教学无关的游戏内容,使体育教学边的虚无和肤浅。

3.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参与性,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的运动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第一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使活动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思维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第二要把学生的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作为主体的发展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4通过研究和实践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点来体现

4.1通过主导作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培养学生经常性的。创造性地获得知识的意向,并且使所学知识逐步达到更高的系统化意向。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和性趣因素,精心设计场地器材,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点。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导法

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让学生弄清楚锻炼的原理、价值和锻炼评估指标以及掌握体育锻炼的卫生知识等,让他们将来的自我锻炼更趋于科学性和实践性。

4.3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导知

教师主导应在体育教学中对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指导。由于体育教师先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应以学习一定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线的。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离不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就涉及到体育知识和技能。新课改强调“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但没有說“淡化运动技术”。掌握一定体育知识和技能正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和基础。

5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发挥主导性和主体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那就需要我们去寻求适合“每一个”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切勿重优轻差,纵容放任差距的扩大,表现在上课时“放羊式”、“随心所欲式”、“照本宣科式”,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新课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差异”被尊重了具有差异的学生主体才能平等地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只有通过“差异教学”才可满足新课标的三个基本要求“面向全体、适合差异、促进发展”。

5.2有了上述指导思想实施分层次教学,那还要创建多样化教学情景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5.3认真学习,弄懂、弄通课改实质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引导等主导地位的作用,但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首先也有一个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从观念到知识能力上全面的更新和提高的问题。在21世纪对学校教育、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大背景下,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因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抓好教育。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的,谁掌握了教学,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所以在新世纪,要抓好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为此教师要走在前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毛振明赖天德.中国学校体育[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何黎明.体育教学[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马浩.体育教学[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5]孙学敏.体育教学[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关系体育教学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