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2016-07-20苏仁军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苏仁军

摘 要: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师长篇大论地讲,学生枯燥无味地听。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非常多,并且需要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感觉非常难。靠教师的强制学生能死记硬背一些历史知识,但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充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习效果才好。学生对教学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进行积极思考。教师要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以史为鉴,少走弯路。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一节历史教学内容,同一群学生,不同的老师讲授,效果却很不相同。因为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论是什么教学方法都要注意,教师应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结合历史学习的规律,对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指导。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少,看待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学习历史有一定难度。教学中,教师要下大力气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否则融会贯通无从谈起。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强化历史知识的运用,运用历史的观点解决现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梳理历史知识纵横向的联系

学习历史知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笔记。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将来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不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外,还要教会学生懂得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横、纵向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扩大学生历史视野

历史是旁征博引的学科,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 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还有一個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够使人从各种层次、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分析。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 (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以史为鉴,活学活用

历史是今天的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在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举凡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仅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台湾问题、印巴争端等等,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学习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总之,学生学习历史时教师要给予恰当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并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现代的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