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搭配教学的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输出能力培养研究

2016-07-20詹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詹英

[摘要]搭配能力是构成本族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二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词汇整合为短语、搭配等更大的语言单位,而不是切分为孤立的词等更小的单位,这在二语习得和使用中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输出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词汇搭配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在高职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基于此,笔者对目前存在于高职院校搭配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某高职院校2014级的12个非英语专业班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搭配教学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输出能力的培养效果与搭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搭配教学;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输出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7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0[本刊网址]hup://www.hbxb.net

一、词汇搭配教学概述

词汇搭配是指英语中结构定型、表达意义完整且经常使用的短语或组合词,其完美地描述了经常在一起出现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帕默(1938)说过:外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不在于词的意义,而在于词的语法结构、构词及搭配。搭配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是语言学家和教学实践者所共识的,然而词汇深度知识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的搭配知识远远落后于他们的词汇量以及其他词汇知识方面;即使是在学习高级阶段,二语学习者的搭配能力(语义网络)依旧不完善。

一个词汇搭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词汇搭配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形容词+名词(heavy traffic;red flag)、名词+名词(woman driver;boy student)、动词+形容词+名词(speak a foreign language;have a long talk)、动词+副词(apolo-gize profusely;walk fast;get up)、副词+动词(half understand;hardly imagine)、副词+形容词(badIy dressed;very well)、动词+介词+名词(tremble with fear;come into the room)。

作为培养和造就外语人才的高职院校,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培养学习者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长期于高职院校从事四年制高职和高职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每年为高等院校的写作和口语大赛培养输送大量人才,因而从搭配教学的角度介入学习者输出能力的培养,探讨理想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以某高职院校2014级的1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将12个班级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两组均为文、理各3班,总共6班。对实验组班级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培养其词汇搭配意识与能力,对控制组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时间总共为2年。实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的口语能力、写作能力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再结合两组的期末成绩(满分为120分)与四级统考成绩(满分为710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口语、写作、期末成绩以及四级统考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详见表1。以表中数据而言,不难看出词汇搭配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输出能力的影响之大。

二、高职院校搭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者学习方式不恰当

当学习者孤立或者单纯通过定义来学习单词时,他们运用词汇搭配的概率与记忆正确率均会降低。例如“取得进步”,学习者往往会写成“get progress”。以某个角度而言,词汇搭配具有一个新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意义的叠加;再以另一个不同角度而言,若将词汇搭配拆分成一个个单词,尽管每个单词的意义并不难理解,但是与拆分前的词汇搭配却无太大关系,依旧难以进行理解。如“Im under the weath-er”,该词中的“under the weather'与“unhappy'、“unwell”是同一意思,但拆分后进行单独理解却是“在天气之下”。“人在天气之下”显然是一个病句。再如“on the go',并不是说“在旅行中”,而是指“正在忙,有事中”。又如“The teacher has got thetruth.Im afraid youⅡhave to face the music。“face the music”。并不是“面对音乐”,而是指“接受惩罚、面对困难”。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

中外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双方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这在语言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成语而论,“一见钟情”与"love at first sight”双方都能理解,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但是中国人对英语中的俗语"fish begins t0 stink with itshead'(鱼烂头先臭)就很难理解了,因为该俗语表达的含义并不存在于我国文化中,无法了解该俗语表达的意义。同样,外国人对中国成语中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很难理解。又如“childs play'(儿戏),《朗曼当代英语词典》上的解释为“something very to do,something not very i‘mportant”,意为“极易完成的事或不重要的事”,而汉语中的“儿戏“却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不认真”。

三、高职院校搭配教学具体对策分析

(一)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传统词汇搭配教学方式已不适用,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已有较大一部分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对此,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将搭配教学的学习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即课前实践,课中实践,课后实践。所谓课前实践,便是对教学的主题、任务进行介绍,能够使教师根据学习者的问题有效设计教学内容。课中实践,则是指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理解课文、吸收相关知识并产出语言的全过程。该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需要教师精神准备较多的材料并设计学习者的参与环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课后实践即课后评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课后评估能够使学生掌握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以及尚未掌握的部分,但是由于其主观性较强且操作难度较大,经常被教师所忽略。

(二)加强高职英语课程修订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中,与词汇搭配教学相关的单元极少,造成学生对于词汇搭配的陌生与轻视。对此,笔者认为应适当增加语言输入材料,材料的输入应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交际为目的,以学习者角度出发,做好课前的备课任务,为学习者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搭配材料,增加学习者接触词汇搭配的次数,提高其搭配词汇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高职英语演讲比赛建设

众所周知,英语演讲比赛能够有效提升参赛者的口语、写作等输出能力,但英语演讲比赛有严格的参赛人数限制,导致并不是所有人学习者都能参加,没有参加自然也无法在演讲比赛中得到收获。因此,笔者认为除了高职院校增加英语演讲比赛的创办次数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创办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演讲比赛,做到所有学习者都能参与其中,并在参与过程中有效提升输出能力。

(四)强化学生词汇搭配意识

一般情况,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较大差距,对于这个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基于主体的文章要求学生通过填空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词汇搭配意思,增加其搭配正确率。教师可将词汇搭配中的动词空出,要求中等以下水平的学习者进行填空练习或设计其他关于词汇搭配的改错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找出文章或者句子中的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

如:

While I am away can you give[keep]an eye on my children.9

I Can not d0[make]up my mind Should I buy this one叫theone you suggest?

而对于中高等水平的学习者,教师可要求其找出与某些词的同义词连用的词汇搭配,如wrong的同义词false连用的词汇搭配,A false tooth;false eye lashes等等。或者也可以进行识别练习,给出一些与某些动词连用的词汇搭配,但其中至少包括一个不与该动词连用的词,如找出不能与take连用的词(如awalk;a ride;a bus;a look;a hike;a journey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词汇搭配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输出能力。本文所述搭配教学中的问题尚属基础,提出的解决对策也尚不完善,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此,笔者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必将不断学习,继续发现问题并提出更有效、更科学的教学策略,为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输出能力的提高尽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