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试析

2016-07-20王世清

新农村 2016年8期
关键词:草丛牧草畜牧业

王世清

摘要: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恶化的生态环境日益加重,各种结构性解体、功能性紊乱和区域性破坏等问题导致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对畜牧业发展与国家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各相关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提高整体区域内农牧生态系统的总体水平。实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生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宏伟战略。

关建词:生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

贵州位于长江、珠江上游,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面上部,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向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纵横交错,深度切割,地表落差大,形成复杂多样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贵州草地具有生态草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持续型农牧结合的优势。

一、生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贵州草地、牧草资源丰富,草场类型多样,具有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天然优势,是我国重要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更是发展持续型农牧结合的物质基础。因此,贵州生态畜牧业在保证草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达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协调。

1.草地生态不可替代的功能

草地作为资源,为发展草地畜牧业提供物质基础。由于贵州地区气候的特殊性。高大乔木生长缓慢。因而草地承担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重要的生态功能。

2.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粮食问题是我国最主要的战略问题,因而国家提出把农业的出发点和发展目标放到扩大农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解决粮食问题隐患。而人们所需的肉、乳、蛋等畜产品,则需要以发展草地畜牧业为主。但另一方面,如果仍一味向草地要效益,大量放牧家畜,其结果导致超载过牧,引起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因此,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地畜牧业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耗粮型畜牧业,适时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草地生态功能,生态、社会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3.贵州所处的生态位置不容忽视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的河流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处于长江上游.一小部分属于珠江流域。因此,地处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的贵州省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形成“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保障制度.完善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为中国生态建设特别是华南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畜牧发展起到良好生态屏障作用。

二、草地畜牧业现状

贵州草地具有草地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合发展农牧结合型持续农牧业的优势。但也存在草地营养品质低、不同草地类型牧草的营养价值不均衡、草地分布零散、超载过牧以及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诸多问题。

1.草地营养品质较低

贵州草地的天然牧草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其营养价值都较低,大部分牧草茎秆粗硬,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较低。这些牧草一旦抽穗,便迅速老化,与畜牧饲料相比,适口性不佳,牲畜大多不愿采食.饲用价值不明显。

2.不同草地类型牧草的营养价值不均衡

贵州天然草地植被主要以草丛、灌草丛类。以及少量的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类为主。草甸类草地的粗蛋白含量比草丛和灌草丛类草地高1倍左右。而粗纤维含量仅相当于草丛和灌草丛类的60%左右。作为贵州天然草地主体的草丛和灌草丛草地不仅干物质产量低,而且营养品质较差、适口性低,限制了其利用价值。

3.草地零星分散

大面积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人口稀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余多为零星分散,全省坡度在250以上的土地占64%,草地土壤发育与风化程度浅,出现坡度陡、土层薄的现象,放牧家畜蹄蚀严重。一般草地自然含水量为10%至15%。雨量集中且多暴雨,淋溶作用强,贮水能力低,水土流失严重。

4.超载过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近几十年来,虽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进程。由于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被打破。使啮齿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适应性较强的种群数量随之增加。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三、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具体规划措施

1.发展战略及目标的制定

把草地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定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切实改变现有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把草地生态保护列为首要建设目标。基于海拔高、气候严寒、风大以及春旱严重等特殊气候原因,导致高大的森林植被难以生长,因此,在格外珍惜现有的、经过历史演化而与特有气候相协调发展的草地资源前提下,把草地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牧业放在战略高度,大力开展草地生态建设,全面实施生态畜牧业做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充分的保护和良性循环,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综合体系

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充分发挥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牧区广大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这就必须寻求一个使生态、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平衡点,建立完整的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综合体系。

3.牧草产业化

牧草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优良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选育和引进;优质、高效、高产的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栽培技术体系、饲草饲料加工体系、农牧结合体系以及牧草的产供销体系的形成。因此,以如何扩大饲草饲料来源.以及如何维护贵州生态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以牧草的产业化为主要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草丛牧草畜牧业
Make Your Work Do On Time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草丛音乐会
映像畜牧业
草丛上空的白云
映像畜牧业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呱呱呱、咝咝咝,池塘里,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