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2016-07-20唐俊杰张守兵
唐俊杰 张守兵
摘要: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对试验作物西瓜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农药新产品登记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药剂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各剂量未对作物产生副影响。
关键词:西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最佳剂量
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验证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的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对试验作物西瓜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农药新产品登记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西瓜白粉病;
试验作物西瓜,品种为郑杂7号;
产地: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2环境条件
试验设在涿鹿县保岱镇甘庄村东地膜覆盖西瓜田内进行。土壤为砂质壤土,前茬种植玉米。2015年5月8日播种,株距30cm,行距70cm。试验地地势平整,灌溉方便,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施肥数量、浇水等)均匀一致,并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3.1.2对照药剂:当地常用药三唑酮,按照当地农户用药习惯的常规用量施药。
3.1.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3.2小区安排
各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5㎡。重复次数:4次。共计16个小区。随机排列。
3.3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首先喷清水测算出每平方米用水量及流速,以叶片充分均匀着药而不滴药液为宜。配制药液时,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按确定施用药液的用水量充分混匀。施药时依次由清水一低浓度一高浓度喷药。
3.3.2施药器械:试验采用护稼王3WB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圆锥雾喷头。生产厂家: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强业喷雾器厂。
3.3.3施药时间和次数:第一次施药时间为7月6日,西瓜生育期开花期,个别植株初见病斑。以后隔7天喷1次,连喷3次。时间分别为7月13日、7月20日。
3.3.4使用容量:亩用药液量40-50升。
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气象资料:根据涿鹿当地气象资料记录试验期间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降雨量等)。第一次施药7月6日,阴天微风2级,温度22℃,相对湿度71%,当日无降水。第二次施药7月13日,晴间多云,微风1-3级,温度31℃,相对湿度45%,当天夜间降雨lmm。第三次施药7月20日,多云,微风1-3级,温度24℃,相对湿度71%,当日无降雨。
4.1.2土壤资料:试验地土质为砂质壤土,土壤肥力一般,前茬作物为玉米。
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调查时间和次数:前两次施药前因未见发病,未调查基数,第二次施药后7天调查一次、末次药后10天调查防治效果,共调查2次。第二次施药后调查结果所有处理未见发病。
4.2.2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调查4点。每点调查2株.共调查8株,按下列9级分级标准逐叶记载发病情况。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1%以上
4.2.3药效计算方法。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治效果:
4.3对其它生物影响
4.3.1对其它病虫害的影响:整个生育期未见其他真菌性病害发病,应该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有部分植株发生炭疽病,数量较小.约二十几株。
4.3.2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本试验未对其他非靶标生物进行调查。
5结果与分析
因为第一次施药前,未作病情指数调查。第二次施药后第7天开始统计防治效果,第17天(第三次施药后第10天)再次统计,最后得出以上结果。
试验所得结果应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分析如下:
第二次药后7天,各试验小区,不论是对照、清水、还是试验处理均未发现病害加重。但是各处理问的防治效果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三次用药后10天开始发现病害加重。此时接近西瓜成熟期。再次施药后成功控制。
末次药后10天,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克/公顷、150克/公顷2个处理及三唑酮处理的病指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其防效分别为83.01%,84.63%和58.83%。对照药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常规用量与试验药剂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而两个处理问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试验药剂4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未对作物产生副影响,该药剂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白粉病发生初期使用,经济制剂量应当10到20克/亩。从目前结果看,连续喷药3-4次,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可有效地控制住西瓜白粉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