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不同肥料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6-07-20安雄军安强
安雄军 安强
摘要:水稻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使稻田土壤板结,破坏土壤耕层结构,肥料增产效应逐年下降,而且影响大米品质,对环境污染巨大。因此合理施肥对稳步提高水稻单产、改善稻米品质、保障大米安全意义深远。
关键词:肥料;水稻;产量;品质
为探讨施用不同肥料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以达产量、绿色、安全健康平衡需求,为大田生产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
1.1试验材料
1.1.1品种。中晚熟水稻品种瑞优9808。
1.1.2肥料。柳叶秋牌有机肥(贵州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精制(蚓粪)有机肥(贵州吉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锌,油枯,腐熟农家肥,沼液(肥料用量见表1)。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4x5)。移植密度(1.1+7)x0.6,折1.11万/亩;小区间距40cm,小区四周用地膜包埂,小区外种保护行。
试验设在荆角乡新场村农户杨胜科责任田中,海拔780m,土壤扁砂黄泥田,前作冬闲,土肥肥力中等。采用旱育保姆进行旱地育秧,于2015年4月15日播种,4月22日出苗,5月20日移栽,移栽叶龄4.5至5.5叶,带蘖60%,(各主要物候期记载见表2)。
1.3施肥时间
基肥5月19日小区形成后;追肥于5月27日;穗肥8月13日。
1.4农药施用情况
5月27日撒施除草剂,6月26日喷施5%阿维菌,7月21日喷施10%高氯、进口飞虱套装3组合(10%阿维菌、45%乐斯本、22%氟啶虫胺)、春雷霉素,8月15日喷施40%富士一号、井冈枯芽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肥料施用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3可看出,在五个处理中,以D处理产量居首,亩产640.7kg,其次是C、A、B处理,产量分别为595.3kg/亩、586.8kg/亩和581.1kg/亩,产量最低的E处理为578.3kg/亩。最高产量D处理比最低产量E处理增产62.4kg,增产10.8%,其余各处理间产量无明显差异。
上述五个处理中D、E处理为常规施肥方式。其产量悬殊原因分析可能为E处理因全施化肥且量较大,造成后期贪青、授粉推迟,遇到阴雨天气而影响穗实粒导致产量差异。而A、B、C三处理产量相对稳定,但都较D处理低的原因应为该田块因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尿素)造成土壤结构需肥(N)性增大。而今年突然停施化肥特别是尿素,从而在分蘖期表现出缺肥,影响了分蘖和有效穗形成。导致产量相对下降。
2.2不同肥料施用对土壤结构及稻米品质影响
五个处理中A、B、C三处理因增施有机肥而未施化肥,据土肥站移栽前和收获后两次土壤抽样化验对比。土壤碱解N含量变化为:215→212mg/kg土壤有效P含量变化为:32→33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为:20→21g/kg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一定改善。稻米品质应有所提高。
3结论
增施有机肥而不施化肥,虽然产量较低些,对土壤耕层结构及理化性状有一定的调节效果,同时能相对保障稻米品质的绿色安全性。若要达到根本性的改变,还需几年甚至更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