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记忆”
2016-07-20
齐鲁周刊 2016年16期
又逢“五一”。“劳模”,在新中国的词典中,是一个拥有无上荣誉的名词,是忠诚和荣耀的代表。他们的个人命运也人多随社会变辽而有所变,成为人的历史背景的注脚。
郝建秀,原青岛国棉六厂细纱值车工。她创造出一套高效、快捷、节约的工作方法,被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1952年,她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郝建秀升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图为1951年10月,司机田桂英(右二)和工业劳模郝建秀(左三)等签名。 摄影:袁苓
1952年,北京火车站,各地劳动模范来到首都接受嘉奖。
供图:FOTOE
1952年,河北定县,劳动模范张玉璞收到了去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的邀请。 供图:郑光华、胡子会
说起中国的劳模,首推吴满有,他是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1947年参加解放军,不久被国民党俘虏,被迫发表“追随蒋总统”的讲话。解放后吴满有回到延安,被开除党籍,1959年抑郁而终。图为1944年,王震与吴满有在延安。 摄影:哈里森·福尔曼
从陈永贵手里接过“大寨”大旗的是“铁姑娘”郭凤莲。图为1965年10月,郭凤莲(左二)陪同外宾参观大寨。
摄影:顾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