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检查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

2016-07-20唐思偲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生物有效性

唐思偲

摘 要: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如有些问题的提出,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反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混乱;有时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并没有值得思考的价值;有时想起什么就发问什么。此类问题的出现,源于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把这一环节简单化处理,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课堂效率极低。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

为督促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及时复习回顾,踏实地掌握好生物知识,笔者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检查提问的有效性”为课题,对此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一、一张一弛——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提出“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看似在课堂上营造出了热烈的气氛,但实质上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活跃学生思维,影响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作用。对此,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中做到张弛有度,合理设置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生物科学史中的趣事轶闻来设置问题情境,在讲述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之后,引入这样的问题:某正常男性与一色盲女性结婚,其子女是否会遗传色盲症?这样就自然引入了子女性别与遗传病概率计算的问题。此外,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展示手段或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冲突的事实来导入问题情境,同样也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二、海纳百川———创新设置开放性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决定思维发散性的关键因素。开放式的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全面理解生物学现象中的本质所在。教师要避免学生靠回忆书本或简单事实就可回答提出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思维迟钝甚至无思维。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创造性地设置有一定开放性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生物组织中物质鉴定时,对“蛋白质鉴定”教学的传统方法: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找出鉴定试剂、条件、方法、现象。这样似乎直接有效,但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机械的记忆性的低效学习。笔者在教学中从“阜阳大头娃娃”这个众所周知的典型案例切入,让学生讨论:如何鉴定奶粉的伪劣以及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来给年轻的妈妈支支招以免上当受害。同时请学生结合书本第18页实验来探讨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

三、面向整体——积极设置问题组、问题链,重视整体学生的参与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过难过易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点掌握都有其不利之处。提问过易,学生仅靠回忆书本或简单事实就能准确回答,既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又失去提问的价值;提问过难,脱离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提问中,对于教学重难点,教师一定要运用教学智慧设置出开放性较强的问题组,循序渐进地提出有一串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链,让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不会耽误教学进度,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课的操作教学中,学生往往对离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的区别感到很难理解,教师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作用机制?标记后的噬菌体还会侵染细菌吗?上清液中可以发现那些物质,包括离心后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大肠杆菌(被浸染/未被侵染)吗?通过问题组梯次的划分,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启发,尤其是可以帮助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完善知识点的掌握,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实验内容也能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学生知道今天研究什么问题,如何研究,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可能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原理。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更多地倾听他人的看法,在小组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标志重捕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问题:一小罐黄豆,一只记号黑水笔,一只空罐,如何模拟出“标志重捕法”的原型?教师提出一个大的问题,而学生在操作中积极思维,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其间,各小组间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所理解的原理。教师再适时提出:如果有一个标记的黄豆,记号被磨掉了,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数量相比会如何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同时,我采用小组积分制,把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分别记录,包括课堂纪律、参与度、提问、作业、学习成绩、对班级生物学习的特殊贡献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促使每一个人都认真参与,为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基础,从而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西方学者德加默指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

参考文献:

[1]路东霞.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调查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生物有效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