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7-20谭庆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周长数学教师探究

谭庆

摘 要: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缜密思维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衔接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变通求异、灵活运用,使学生思想进一步集中、思维进一步发散、思路进一步清晰,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谈探究式学习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学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少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过于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教学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学生的探究为本”。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曾出不穷的今天,探索式教学以其良好的课堂可控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优点,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利工具。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应用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学校运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动地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既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得到问题的答案,又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的方式获得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些方式,刺激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主要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秩序维护存在问题,或者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和新课改的主要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表现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数学都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应该重视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探究乐趣

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一大亮点是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可以亲自体验探究乐趣,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数学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展开探究活动,适当引导合作,同时注重探究问题设计,促进学生交流与思考。

(一)展开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交流

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展开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数学学习的提高。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可以在合作探究活动前,对学生合理分组,然后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在分组上,数学教师应注意分组的科学性,如注重性别、数学能力、理解能力等。在探究过程,数学教师不需过多干预,给学生自由的环境探讨,得出真知。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认识周长”这一课时,数学教师在学生认识周长的概念后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活动,主题如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测量物体的面或者平面图形的周长?试一试能找到几种好方法?在接收到探究活动任务后,小组开始进行交流讨论。有小组成员提出用量或者围的方法进行,例如针对长方形物体的周长,可以测量每一个边的长,再进行相加得出周长;用一根线把长方形物品围起来,然后测量线的长度得出周长。最后,小组成员再次尝试其他小组提出的测量周长方案,以得出周长测量最佳方法。在这次探究活动中,学生合作讨论,得出方案,从亲自动手探究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注重探究提问设计,促进学生思考

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思考。以学习小学数学“平行与相交”这一课为例,数学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问题进行课堂互动。师:我们知道,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可以说是互相平行。例如a、b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请同学们说说互相平行是什么意思?生1: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生2: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师:非常好。那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是互相平行呢?生:应该不是吧。师:如果不是,请同学们想出方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始激发,试着找出为什么不是)。

从以上案例得知,数学教师应注重以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并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关联性,是否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深入探讨等。此外,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小学生年龄小,对某一事物的关注度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借助手段进行维持)。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放映,然后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看图找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丰富多彩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直观和具体,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学生的探究效果,促进学生进步。

(四)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消除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够改善师生关系,让探究式教学更顺利地推行。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跟随教学思路进行练习,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索桂芳,高翠任.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03).

[2]徐钢良.走向探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10)

[3]陈圣权.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

猜你喜欢

周长数学教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巧算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