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数学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

2016-07-20唐沛瑜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调动情境思维

唐沛瑜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素养就是指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对数学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自从新课程改革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讨论话题以来,关于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探讨,就一直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其实,无论是原先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还是“新课程理念”、“杜郎口模式”,这些教学思想、理论、策略,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提出。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而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策略。

一、以“情境创设”调动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最要紧的事应当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就可以设计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

两只兔子一起去寻找食物,第一次找到了4个苹果。

“他们应该怎么分呢?”

“每人分2个。”

第二次又找到了2个苹果,每只兔子能平均分到()个。而第三次,它们历经艰辛才找到了1个苹果,两只兔子为苹果分配而十分为难。

师:“它们应该怎么分呢?”

生:每只兔子分半个。

生:半个。(由此引出分数)

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有效的激发,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对分数更深入的探索中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二、以“问题设计”激发思维

对于数学的教学始终离不开问题的设计,因为数学概念的生成、数学技能的提高都是依赖于问题的解决。就以新课程标准为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问题”二字。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学习的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不仅在于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还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无思维的激发。而学生思维的激发主要依靠问题来实现。因此,要激发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主动性,还需要以“问题设计”激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设计”非常关键,如果设计得巧妙,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一般采用由教师提出问题及由学生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同样是学习“小数的性质”,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案例一:设计由教师提出问题。

师:大家在购买学习用具时,遇到过小数吗?(学生有些不知所措)

(教师进一步提示物品标签上的价格)

生:我遇到过,我这支钢笔标价是3.50元。

师:那你买这支钢笔时花了多少钱?

生:我花三块五,也就是3.5元。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3.50=3.5。那么,这两个数为什么相等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案例二:设计由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买过东西吧,你们还记得它们的标价和实际花的钱吗?

生:我记得一包干脆面的标价是1.60元,我买时花了1.6元。

师:干脆面的标价是1.60元,而你买时花了1.6元,店老板不亏本吗?

生:不会亏本的,因为1.60元=1.6元。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生:我遇到过2.90元=2.9元。

……

师:看来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事情。同学们有疑惑吗?

生:为什么1.60元=1.6元,2.90元=2.9元呢?是不是后面的零可以去掉呢?

师:同学们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某种数学规律。那么,今天的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从上面两个案例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案例一中,教师让学生交流购买学习用具时的小数,问题范围较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思考目标。而且没有利用好生成的资源3.50元=3.5元,去进行课题导入的问题设计,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更谈不上主动性的调动和激发。而在案例二中,教师以问题“干脆面的标价是1.60元,而你买时花了1.6元,店老板不亏本吗”,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也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

三、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一些,普遍都是在简单的小组讨论来应付。一时间仿佛公开课必有小组讨论,好象遇到问题就要在全班开展讨论才能说明教学的成功。其实,这已经是步入了一个误区。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强加”来调动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可以用“讨论”来衡量的。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讲究适当。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就是要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只有依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分数加法”后,再进行“分数减法”的学习中,讲解完例题之后,安排两个练习:①-;②-。对于这两个小题,由前面的同分母加法的计算经验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例题板书,学生不存在什么困难,所以没必要安排课堂讨论再去完成解答。而在学生解答-时,考虑到学生对前面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还没掌握好,所以安排了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来解答这个题目。结果是:学生参与热情高,主动要求上黑板板演解题过程,学生在说中练,在写中思,在议中学,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切不可不顾实际需要而乱安排学生讨论,只有学生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也只有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以调动。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表象层面的新课改追随者,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质内涵,就会使数学课堂变得“无味”而没有光彩。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依据新课程理念,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来调动兴趣,以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思维,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安排课堂讨论,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从而给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调动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