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殊群体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7-20高迎魏莲黄宝花
高迎 魏莲 黄宝花
摘 要:本课题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科技学院36名特殊群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当前特殊群体进行体育保健课程工作中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为加强体育保健课程设计,组织形式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体育保健课程逐步走上正规化,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保健课;特殊群体;开展现状
1前言
1.1研究意义和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来多,在受教育方面也越来越平等,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高校进一步扩招是对一些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同样享受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对待,“体育保健课,系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教学”。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特殊群体是其中的一部分,享有和正常群体一样的权力。《学体育工作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学校体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这就从法律层面上保护了每个人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湖北科技学院特殊群体学生36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21名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查询相关文件检索相关学术期刊等大量文献资料,经细致分析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为本课题的结果与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2.2访谈法
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湖北科技学院的学生及相关体育教师进行访问咨询,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现状的问题积极向各位老师请教,并做好详细的笔记,将整理的结果整理分析。
2.2.3数理统计法
将整理的数据输入SPSS15.0中进行统计性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文献综述
李金龙,敖德秀,刘宜德等学者所写的文章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哪个时期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基本都是在特殊群体体育保健课程设置最初步的探讨上面,而且在健身与康复的研究上面比较弱。
刘永峰在《高校保健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一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将进行不断的探索。形成一套以运动处方为辅,医疗保健,体育疗法为主的主的教学模式。对于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因素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汪流,陈海燕<高校健康弱势群体学生健身服务网络的研究》一文中提到加拿大的高校的特殊教育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群体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同时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力,并且他们的权力还受到尊重和保护。有身体缺陷的人一样可以为社会服务。日本的大学体育保健课程,专门为身心障碍的学生开设了各类可以提供选择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让有残疾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够同普通学生一样享受教师的指导。
3.2湖北科技学院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3.2.1特殊群体学生情况分析
据访问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知湖北科技学院特殊学生群体主要包括残疾者,伤者,病者和体质虚弱者这四类。根据调查可以得出残疾者3人占总人数的8.3%,伤者16人占总人数44.5%,疾病者8人占总人数的22.2%,体制虚弱者占总人数的25%。
3.2.2教学内容与方法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课程部的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帮助这些特殊人群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力所能及的体育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在伤病期间或者残疾时如何进行身体锻炼,掌握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根据表2可以看出体育保健课程设置中有球类,健身养生气功类,小游戏类;以及体育保健理论课四类。其中球类有篮球投篮、足球传接球、兵乓球;健身养生气功类有健身走、太极拳、养生气功;小游戏类有各种体育游戏。
3.2.3成绩考核与评定
从表(3)看,也就是说在考核评价标准方面平时作业所占比例最高为40%,其余三项:出勤率、上课状态、学习态度都只占20%.说明老师都是以学生平时上课的状态来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及格,这一方面不会给这些学生带来考试所要面临的压力,也可以保证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提高上课积极性。
3.3影响湖北科技学院开展体育保健课程的因素分析
3.3.1特殊群体学生对健康观念的认知
通过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进行走访调查,经过整理笔记了解到这些学生对健康观念的认知,总结为:意识决定行为,特殊群体对身体健康获取的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合理的利用体育锻炼并且充分认可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特殊群体开设体育保健课程。
3.3.2开设条件
体育课的开展,必然少不了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在体育保健课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表3可以看出湖北科技学院运动场地的类型和数量,其中篮球场16片,足球场和田径场各两片,网球场12片加上羽毛球场16片以及综合器材室一个。这些都是室外活动的运动场地,大部分的特殊群体都是想去或是愿意参加户外运动的,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加上心理上的压力,不愿意和别人一起锻炼或是在同一片场地上运动,这些就无形的扼杀了他们对运动的渴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体育保健课程就是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身体异常和残、病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目的是让这些学生在保健体育课程中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目前特殊群体体育课程开设的情况比较随意。
4.1.2在对特殊群体体育保健课程考核中,大部分都会开绿灯,降低考核的标准,偶的甚至可以免考直接通过,在考试考核项目上随意性很大,通过平时表现和总体印象来进行考核。这些做法看似是为了这些学生着想其实是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无意识的助长了他们对体育运动方面的消极心理。
4.1.3影响特殊群体参加体育保健课程的因素,伤、残、病、弱等大学生不能像普通大学生一样使用正常的体育场地、器材等设备,学校首先考虑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学生,而不得不得拿忽视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为代价,对健康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活动还不够重视。
4.2建议
4.2.1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推进体育特殊群体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快体育保健课程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的领导应该多关注了解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新趋势,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提高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基本指导思想。注重培养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加强体育保健活动的建设与组织。
4.2.2成绩考核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解决成绩评价的问题,首先应先明确在教学结束后特殊群体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现在的体育教学课程大纲比较重视在某项运动技能上的评价,而不是综合评价。如果过多的强调学生的技能特长,拿奖会减弱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2.3要转变学生观念,对自卑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害怕外界的眼光觉得自己不如正常人,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走出自己封闭的内心。运动会让人阳光,多鼓励激励。让他们改变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做一个快乐阳光的人。
参考文献:
[1]张丽亚.太原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刘永峰高校保健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学刊,2001,8;115-117
[3]李捷.试论体育教学中特群体的扶持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4(3):118-120.
[4]张琦,魏星.残疾大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学刊,1997(4).
[5]林克明,石庆福.北京残奥会与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6]吴燕丹,黄汉升,从保健走向调适一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定位,体育学刊200613(3):131.134.
[7]新世纪体育科学学科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2.]
[8]张瑞林,等.对普通高校伤,病,残,体弱学生开设体育课的调查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1998(3).
[9]谢 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4年文化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
作者简介:
高迎(1992.11.12~ ),女,湖北鄂州人,武汉市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