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应强化“文字把关”能力

2016-07-20姜雪苑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

摘 要: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原因之一就是网络编辑自身语言文字修养欠缺,把关不到位。为了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发展,网络编辑应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

关键词:网络编辑;文字把关;责任意识

“编辑是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职业,因而编辑必须有深厚的语言文字修养。”这一要求,同样适应于网络编辑。但现实却是,打开网页,字词错误、语法颠倒、标点符号错用、病句横飞、修辞不当、逻辑混乱等语言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让人难以卒读。这样的编辑,连起码的语言文字关都把控不了,何谈胜任“把关人”角色,更不用说它还事关我们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发展了。因此,作为“把关人”的网络编辑,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做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

一、网络编辑“文字把关”能力弱化的原因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其一大原因在于网络编辑语言文字能力的弱化。

(一)对民族语文的规范使用重视不够,语言文字功底薄弱

许多人以为能说能写即是对母语的掌握,不愿意在汉字形音义、汉语语法等方面下功夫,达不到会说会写的标准,再加上语言文字功底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严格训练,致使很多网络编辑对文字的加工、规范能力欠缺,其所编发的稿件在语言规范上就很难保证准确性。

(二)网络编辑素质参差不齐,责任意识不强

许多网站只关注点击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无视媒介传播过程中所应有的社会效益,对编辑的基本素质要求降低。而网络编辑的素质差异必然造成网络传播在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方面的差异。再者,相较“剪刀+浆糊”,现代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复制+粘贴”更便利、更快捷,人们所追求的是如何吸引“眼球”,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这明显和作为一名把关人的编辑职责背道而驰。

(三)网络把关程序过于简化

传统媒体的把关顺序是记者、编辑、责任编辑、总编,严格按照三审制,而网络媒体一般由网络编辑一人把关。传统的把关模式保证了稿件的质量和水平,而网络媒体简化了把关程序,使得稿件质量良莠不齐。

二、提高网络编辑“文字把关”能力的措施

不论网络编辑的专业出身是什么,都应该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

(一)提升写作能力,强化文化内涵

首先,可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相关课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眼界。其次,编辑要干一行,爱一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练就根据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标准对文字、语法等方面进行规范的“火眼金睛”。再次,企业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

(二)提升网络编辑的素质和责任意识

论者指出,当代编辑要时刻站在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的时代前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职业道德,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因此,相关部门要明确网络编辑的准入门槛并加强管理,网站也要加强对编辑责任和素质的关注。

(三)建立健全媒体问责制

网络媒体只有像传统媒体一样,责任到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网络传播中的文字污染现象。只有从制度与体制入手,文字把关问题才能得到切实地解决。

作为把关人的网络编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要时刻谨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角色,增强责任意识,把好文字关,才能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丽非等编著.现代图书编辑实务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8.

[2](美)施拉姆,(美)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6-138.

[3]李满.网络编辑把关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1,(02).70-71.

[4]蔺红英.浅谈编辑的文化修养[J].中国编辑,2015,(05).99-102.

作者简介:

姜雪苑(1994.7~),女,汉族,临沂大学在校生,2013级编辑出版学专业。

指导老师:周云钊。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基于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
广播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强化党刊责任意识 坚守理论宣传阵地
浅谈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
法治理念视域下的责任意识培育
责任意识造就模范养老机构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