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
2016-07-20张耀元
张耀元
摘 要:佛教文化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至中国,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对我国的文学创作题材、文学创作人员的影响尤为严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体制的改革;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注入新资源;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由此可见,佛教思想的引入对我国古代文学影响颇深,不但可以提升人们对佛教文化的理解能力,又可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佛教;古代文学;影响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文化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中占据首要位置,中国现代的文学爱好者在对佛教的论述方面思想内容较为广阔,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在佛教文化引进前后的文体改变原因,并说明佛教文化的引入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
一、佛教促进中国古代文学体制的改革
在古代,文学爱好者对文学体制极为重视,《文心雕龙》中探讨20类数十种文体;《文选》中将秦朝到五代时期的文学类作品按文体的不同划分为38类,该书成为当时文体数量最多的统计类书籍;《文章辩体》将文体更加的细致化,分为59类;《文体明辨》更甚,将文体划分为127类。在古代,早期兴起的文体并未受到佛教的影响,例如:楚辞、七体、诏、诰、誓、命等,后期产生的文学文体则相对受到佛教的影响,例如:五言诗、七言诗、小说、戏曲等。
佛教文化的引入改变了中国古代文体原有的发展方向,促使文体发生变革,例如:五言诗、七言诗等。中国古代文体最初来源于民间,可配之音乐加以传唱,曹操、曹植父子在诗中写道:“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当时的古代文体是朗朗上口、押韵的。因此,后人对当时文体的诗句:“班婕妤《团扇》,乐府也;‘青青河畔草,乐府也;《文选》引古诗……《十九首》,亦乐府也。汉魏古诗,“皆以比兴为乐府、琴操也。”中国古代文学体裁最初是由五言诗、七言诗传统创作文体,因佛教文化的传入,促使文体格式发生变化,形成一种“近体诗”发展形式,在《新唐书宋之问传》中这样写到:“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由此可见,佛教文化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变革。
二、佛教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注入新资源
佛教文化的引入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新型的资源,例如变文、戏文、话本等的出现,下文主要是对变文、偈颂为例,阐述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体裁的影响。
(一)变文
变文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敦煌藏经洞被人们发现,逐渐的被中国古代人们接受和认可。敦煌形式的变文在最初被人们发现时,称其为演义、佛曲、俗文等,随着不断地发展,人们才逐渐的意识到敦煌形式的变文真正名称为“变文”,这是一种受到佛教文化直接影响的古代文体。对变文的形成、发展等数据的分析,变文的定义是从佛教文化中“变”字的理念演变而来,用于佛教活动中唱经、永经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
(二)偈颂
偈颂又可称之为偈或颂,属于古印度文学创作的一种文体,在偈颂内容上,是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传承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总结。随着佛教文化的引进,偈颂也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对于当时“上晓天文,下通地理”且擅长是个传唱的僧侣而言,偈颂无疑是展现自身的才华的一种文学创作文体,例如,唐五代时期的法眼文益对偈颂的评论:“宗门歌颂,格式多般,或短或长,或今或古,假声色而显用,或托事以申机,或顺理以谈真,或逆事而矫俗。虽则趣向有异,其奈发兴有(案:“有”疑作“无”~引者)殊。总扬一大事之因缘,共赞诸佛之三昧。激昂后学,讽刺先贤,皆主意在文,焉可妄述。不见华严万偈,祖颂千篇,俱烂漫而有文,悉精纯而靡杂。”
三、佛教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在发展初期就可称之“俗文体”,因它是从民间兴起,被当时的学士大夫所遗弃的一种文学文体,但是,追溯中国文学文体的发展历程,在发展源头就从民间开始,因此称早期的文体为“俗文体”无可厚非,例如:《诗经》中的四言诗采用的文体,本身出自于民歌,诗词内容也是在民间填写。随着这种文体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的受到当时文学爱好者的支持,渐渐发展成为王、侯、将、相等贵族所使用的文体,致使“俗文体”离开民间创作思想,逐渐的走向正规化,成为一种“雅文体”。根据现阶段所取得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数据显示,由民间“俗文体”逐渐演变为后期王家贵族运用的“雅文体”,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向毁灭,而是在后期佛教文化的引进中,为“雅文体”创造了发展的空间,促使其焕发出生机。
随着佛教文化的引入,“雅文体”逐渐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为文体的创新注入了新资源,促使近体诗的兴起,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文体的代表;另一种是促进“雅文体”回归于民间,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促使其文体更加的俗化。从上所说的两种文体的发展趋势来看,佛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发展。下文主要以赋、小说为例,说明佛教文化对古代文体的影响。
第一,俗赋。在唐代,赋是一种从民间兴起逐渐的雅化的一种文体,随着佛教文化的不断引入,赋又由雅化转为俗化,成为当时“俗文体”发展的典型。第二,小说。白话小说最初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但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促使文言文形式的小说回归民间化,再次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俗文体”,例如,唐代左接在《高僧传倡导论》中对僧文俗话的理解:“如为出家五众,则须切语无常,苦陈忏悔;若为君王长者,则须兼引俗典,绮综成辞;若为悠悠凡庶,则须指事造形,直谈闻见;若为山民野处,则须近局言辞,陈斥罪目。凡此变态,与事而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古代文体的影响颇深,文章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随着佛教在中国古代的盛行,大批量的传入我国佛教形式的文化内涵,促使我国古代文体的变革,并逐渐发展为新型化的文体。由此可见,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体的影响及其深远、广泛,随着我国古代学者对中外文化的不断理解、融合,促使中国古代文体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旭.试论中国古典文学的佛禅观照[J].名作欣赏,2012(29):23-24.
[2]何坤翁,吴光正.20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研究述评[J].世界宗教研究,2013(3):182-190.
[3]李芳.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5(15):48-48.
[4]王丽娜.佛教传记文学研究史及相关问题刍议[J].世界宗教文化,2014(5):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