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陈染小说中的“黑色”意象

2016-07-20王丽婷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黑夜黑色

摘 要:陈染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从个体情绪感受出发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女性心理状态的小说。细细研读不难发现在其小说中多次出现“黑色”这一意象,而这一意象的出现并非偶然。“黑色”透露着女性文学中独有的孤独与落寞、悲观与绝望、冷艳与高贵,折射出“女性”的思考与逃避。

关键词:黑色的名字;黑色的眼睛;黑色风衣;黑夜

当研究者进行文学作品研究时,更易关注与人物息息相关的一系列的事物,比如说,小说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甚至是人物生存的环境、周边的朋友等等。文章从陈染的三部代表作品《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和《饥饿的口袋》入手,分析小说中的色彩语言,力求“窥得一斑”,从而解读人物的性格、情感需求和女性文学的特征。陈染的小说多次使用到了“黑色”这个意象,比如她的主人公都拥有着“黑色的大眼睛”,穿着一件“黑色风衣”,不自觉的置身于黑色空间中。陈染以她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黑色”作为她人物独有的特点。本文结合色彩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为什么作者要选取这样一种颜色?这种颜色的呈现又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黑色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它代表着神秘和黑暗,隐藏着死亡的恐惧和悲哀,有着不可超越的虚幻和无限的精神。黑色似乎是整个色彩世界的主宰。它容易使人联想到黑暗、寂寞、灾难、死亡,在人们生活中黑色经常会扮演反面角色,如背黑锅、黑名单等等,黑色的日子代表着凄惨、悲伤和忧愁的日子。黑色是哀悼的颜色,多数出现于悲哀、庄严、肃穆的场合,人们经常穿黑色衣服参加葬礼。它代表着断绝念头、屈服、拒绝和放弃,在文学作品、绘画和电影中经常用黑色来渲染恐怖和死亡的气氛。同时,黑色也可以庄重而高雅,它是一种明度最低,但最具有庄严、稳重的色彩。陈染小说中的女性喜欢黑色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她们希望借此营造出一种高贵、神秘的感觉。

一、黑色的名字:神秘而美丽

在《无处告别》中,我们只知道女主人公被称为“黛二小姐”。黛,指的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妇女画眉之用,暗指美女。《饥饿的口袋》中,女主人公名为“麦弋女士”。弋,颜师古注,黑色也;“弋”同时出自古诗《桑中》“美孟弋矣”一诗中,指称古代美女。也许这只是陈染在为自己人物命名时的一种巧合,但她笔下的人物都拥有着美丽而魅惑的神秘性,正如同这些女主人公的名字不无巧合的暗指她们拥有美丽的姿色。在这里,“黑色”的名字已非客观层面的含义,它更代表着阴郁和神秘。

二、黑色的眼睛:忧郁而妩媚

而她笔下的这些“美人”,都有着那样一双“黑色的大眼睛”。“黛二生得娇弱,秀丽,眼睛又黑又大、妩媚又显忧郁”。(《无处告别》)“我的眼睛黑黑大大的盛满忧郁”,“眼睛黑黑大大,黑的忧郁,大的空茫”。(《与往事干杯》)麦弋“黑洞洞的眼睛”里面“她明澈的大眼睛里弥漫着一股既放荡不羁、又冷静清醒的矛盾气息”。(《饥饿的口袋》)眼睛大而黑是美丽的标识,但陈染笔下的这些女性,她们的眼中都无一例外的显出“忧郁”之色。眼睛之小而迷离,很难给人造成忧郁之感,能够寄托着忧郁之情的也只能是这些大而黑的眼睛了。而且作者不吝篇幅的强调这些黑色眼睛的特殊之处,“黛二小姐的眼睛很大很黑,她的又黑又大的眼睛之所以和街上许许多多流动着的又黑又大的眼睛不同,那是由于黛二小姐赋予了这双眼睛丰富而混乱的内容”,这双眼睛之所以不同,源于它传达出“她的忧伤、妩媚、冷清以及闪动跳跃的才思”。这些都是陈染笔下的“黑色”眼睛。

三、黑色的风衣:哀怨而高贵

其中最能外化和扩大这种忧郁之感的就要说到着装,她笔下的人物无疑对“黑色风衣”情有独钟。黛二就拥有一件“黑色风衣”,黛二起身接电话时,“披了一件黑色风衣重新走回门厅~墨非曾经说过这件黑色的风衣穿在黛二身上显得凄艳而高贵,宛如一个刚刚丧夫的小寡妇般哀怨动人”。“黑色风衣”这一意象,并非只在陈染的《无处告别》这一部小说中出现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陈染对这一意象选取的用心之处,它寄托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看法和态度,这种态度是矛盾的但又是明确的,一如在《饥饿的口袋》中,麦弋女士“曾经长久不衰的痴迷于穿黑衣,她的白皙的脸孔裹在一团黑颜色里面,像一个妩媚的现代巫婆”。后来引发了一场薏馨和麦弋女士对于“黑衣”着装的探讨,“薏馨说:黑色是诱惑、性感和成熟的颜色。麦弋女士就附和说:而且,黑色拥有着不受任何时代的新潮所干扰的内在高贵与魅力,它适于任何场合穿。薏馨又说:黑衣可能使人变得更具攻击性,更暴戾。你看看运动场上的球员,总是黑衣队拼杀凶猛,取胜的几乎也多。麦弋女士低头望望自己的黑衣服,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你看我这个人哪有什么进攻性?我倒觉得黑衣是一种潜在心理的自我否定,它诱导出深渊、死亡、抑郁毁灭倾向,黑衣女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可是,你穿就不同,你不能否认黑衣的确很性感。薏馨说。~黑衣女人是与人群不和睦的一族,黑衣是独身者的商标”。在与《往事干杯中》同样出现女主人公钟爱的黑色外衣,“她一点也不懂得色彩的含义,但她喜欢黑颜色的衣服,她找到这种属于自己的颜色完全是出于本能”。陈染却深谙色彩的含义,为她笔下的主人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颜色”。这黑色又是她们最后的保护色,如《无处告别》中“黛二小姐蜷缩在浓郁的黑色风衣里,脸上一层无法遮掩的四处无落、飘零无依的忧虑与茫然”。“她的头发淋湿了,忧郁的黑色风衣裹在她身上”。

四、黑色的“夜”:孤独而绝望

对于那些安静的人来说,黑夜可以带给他们舒适和宁静,夜晚是专属于自己的。黑夜也会给人带来忧伤,心灵的孤寂和落寞,也可以带来心灵的释放,黑夜带来的不都是危险,还有安全。黑夜可以掩盖一切,给人遐想和回忆的安静。孤独感,“黑夜”是一种象征,有时哪怕是白天依然给人以“黑夜”中那孤独而绝望的感觉。

这个黑色的“夜”既是现实中存在的“夜”又是陈染笔下主人公给自己营造的“夜”,灯光昏暗的房子,拉上窗帘。她们在这些“夜”中思索、自守。在《饥饿的口袋》中,麦弋“善于在夜阑人静、外物具寂的夜晚,像阅读自己的生命之薄一般怅望遥遥藐藐的苍空”。《无处告别》中,黛二“熄了灯,在黑暗中冥想,她的头脑异常清晰,神思活跃。她感觉到静谧的夜就是一张大大的黑帘子,正遮挡着什么一触即发的东西”。黛二在夜晚“望着幽静荒漠的苍穹,重温起自己在夜梦中最长出现的几个景象:第一个场面,就是她独自一人在四季荒凉的沙漠里无尽的跋涉,~她永远在走,却永远也无法抵达目的地;第二个场景,~无数个埋伏四周的追赶者永远会从意想不到的方位向她袭来~”,黛二在这黑夜中冥想到的这些场景正是她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友情的绝望。在作品《与往事干杯》中肖濛同样置身黑夜与自己独处,“已是夜深,我躺在床上,熄了灯。窗外也很静谧,没有了一丝风,星星孤零零挂在天空,凝视着这个孤独的世界”,作者借人物之口明确的表明了“夜是思维的白天”。她们是自己“黑夜”中的冥想者,她们又是“黑夜”中的孤独者,因为“黑夜”是留给一个人的舞台。

黑色成为她们最后可以退守的颜色,她们拥有象征“黑色”的名字,她们拥有“黑色的大眼睛”,她们喜欢穿“黑色风衣”,她们将自身置于“黑夜”中进行冥思。她们用“黑色”为自己命名,她们用“黑色的大眼睛”来审视这个世界,道路艰险时用“黑色风衣”将自己暂时的保护起来,无路可走时退回那“黑色的夜”中,她们孤独,她们绝望,却不断的思考着人生,将生活过得太过认真了,所以这个世界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黑色”最终就成为了将她们“掩盖”起来的颜色,也成为她们逃亡之后所能留下来的唯一印记,《无处告别》中作者就这样写到,黛二幻想着,“人们看到黛二小姐把自己安详的吊挂在树枝上,她那瘦瘦的肢体看上去只剩下裹在身上的黑风衣在晨风里摇摇飘荡~”,“黑色风衣”成为了她幻想逃离后所能留下的唯一证明。诗人翟永明曾在她的短文《黑夜意识》中开启了对于女性意识的体验和理解,它反映了女性意识在漫长的男权文化中的觉醒。“黑夜意识”在90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中也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参考文献:

[1]陈染.无处告别[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丽婷(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黑夜黑色
黑夜
黑夜
黑夜在哪里?
黑色
喜欢白天,也喜欢黑夜
漆黑一片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