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施“标准化+”行动的若干思考

2016-07-19张晓杨勇尹雪张凌志宋惠兰

中国市场 2016年29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议标准

张晓+杨勇+尹雪+张凌志+宋惠兰

[摘要]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与每一个行业都密切相关。从与行业的关联度来看,标准化与之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无论是一、二、三产业还是融合性产业,甚至是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等,都与标准化直接相关,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因此,不妨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积极推动实施“标准化+”行动,抓住“标准引领,质量提升”的“助推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建设制造强国。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改革;发展;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175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从2015年起,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标准化工作的3个纲领性文件,对标准化改革从整体战略设计到具体的战术行动进行了部署。党和国家对标准化的关心和重视前所未有,标准化工作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各方面对标准化的关注支持前所未有,标准化已经前所未有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实现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 实施“标准化+”行动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理念,就是把标准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制度和重要方法,“化”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主动靠上去、融进去,引领新发展,催生新效益,达到“1+1>2”的效果。以此来看,“标准化+”行动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物流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推进“标准化+”行动不仅能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让生活进一步有原则、有规律、有章可循,清晰明了产品的属性等,还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1.1 实施“标准化+”行动是“互联网+”行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数字交通等若干能够形成新产业模式发展领域中只有充分发挥“标准化+”行动的倍增效应,才能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也才能给“互联网+”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也才能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2 实施“标准化+”行动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破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就要充分发挥“标准化+”行动的催化效应,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型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进入快速升级期,要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引领效应,深入开展国内外标准对标达标行动,加快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出口标准并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在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标准化+”的门槛效应,提升产品质量,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品牌,进而提升软实力,以获得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1.3 实施“标准化+”行动是实现标准化改革目标的迫切需要

标准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一步强化“标准化+”行动意识,并在实施“标准化+”行动中全面树立“大标准化”的概念,从而突破传统的标准、标准化和标准化体系的形态与领域,促进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标准化+”行动效应在各行各业充分彰显,将标准化改革全面推进和推向深入。

2 我国实施“标准化+”行动的现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化工作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最具先进性的团体标准已得到各方认可,在2015年2月实施的GB/T 31771家政服务等各类规范服务质量的标准相继推出,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标准化法治建设亟待加强、工作水平仍需大幅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支撑发展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如多年来,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修订时间慢、标龄长、标准不齐全,还存在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多项标准要清理、修订,多个新领域还需要高起点的标准;政府主导的标准容易被绑架,协调一致性差,导致标准不好用、经费紧张等问题仍还存在;某些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在技术引领、质量保证等方面出现了不利于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无序竞争现象;标准项目根据市场需要而提出,标准内容按照市场需求来制定,经费来源依靠市场的这种模式还没有全面落实;大型企业领跑标准化,中型企业提升标准化,小微企业推广标准化的发展格局还需进一步加强。

3 推动实施“标准化+”行动的建议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先进的思想理念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开展“标准化+”行动中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的观念,全面树立“大标准化”的概念。所谓“大标准化”概念,一是认为标准的本质是“约束”,标准化是这种约束的形成和实施的过程。这种约束是人为的、有利于发展的、取得效益和具有某种特定形式的约束;二是标准在形态上并不一定要遵循传统的标准和标准化概念上的规定,如道路交通规则、政府机构的办事程序、企业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承诺等都是对某种事物的约束;三是标准和标准化的领域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态环境、思想和文化等领域;从技术领域扩展到非技术领域等。特别是突出了顶层管理性质中标准的作用,如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性和公共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构建和谐型社会发挥作用;四是随着世界和我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成果在相关产业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标准已经制定出来,引领着相关产业的形成和飞快发展,如“中国创造”的TD—LTE—A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4G国际标准;五是标准体系按产业结构来划分的情况需要重新调整和组合为由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想等领域的几个方面来构建。因此,在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中只有强化“大标准化”的意识,才能牢固树立大质量意识,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3.2 制定战略,宣传落实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实施“标准化+”行动中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通过顶层设计,制定自上而下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标准化+”行动战略。战略中要充分体现:“标准化+科技创新”“标准化+现代农业”“标准化+先进制造”“标准化+生态文明”“标准化+消费升级”“标准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引领,系统布局。同时,要加大对战略的宣传力度,形成“事事有依据、处处有标准、人人懂标准”的格局,要通过报刊、电视、培训等途径普及宣传标准化知识,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形成学习标准、遵守标准到参入制定标准的氛围。

3.3 学习借鉴,创新驱动

从国际上看,发达的美英、欧盟等国,标准化程度最高,标准化工作极为出色,考察他们的标准化不难看出其主要做法是:一是注重发挥产业界的作用;二是注重标准的市场适用性;三是注重事实标准的普及;四是注重参入或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五是注重建立国际或区域标准化联盟。如美国的技术法规仅限于国家、人身及动植物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其余的均由企业或行业协会等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变化而提出。在“标准化+”行动中要学习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只有使用标准的主体才能抓住关键核心技术这个根本,主动推动技术进步,创造更高的标准化经济效益,如以海尔的国际化,成就了国际化的海尔,就是核心技术标准引领,驱动创新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探索试点推进消费类、装备类等产品标准制定的“领跑者”,进一步落实以市场牵引为依靠,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机制和运行模式,使标准化工作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竞争,也贴近经济社会的实际,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行业及社会服务的竞争。

3.4 协同推进,共同治理

坚持“放、管、治”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破标准制定和标准使用、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两层皮现象;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为主、专家论证、全民参与的运行机制;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3.5 包容开放,协调一致

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如亟待用新技术改造和整合迅猛发展的物流产业的装备、设施等标准不统一现状,以降低高物流成本。

3.6 夯实基础,激发活力

加强标准化学历和非学历人才培养,加大国际标准化高端、专业及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标准化人才需求。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结构,加强跨领域、综合性联合工作组建设。依托现有的企事业单位遵循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长期运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建设一批国家级的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提升标准研发能力;创新基地以“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标准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能力。

4 结 论

“标准化+”行动诞生于改革新常态的沃土,尽管目前还面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体制滞后、国际化水平差距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但它顺应标准化改革发展趋势,其一头连着技术,一头连着管理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推动“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独特使命,应当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2).

[2]邝兵.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议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交通运输标准化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