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调查分析

2016-07-19季晨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评教高校学生环节

季晨

(南京艺术学院 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0012)



高校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调查分析

季晨

(南京艺术学院 教务处,江苏 南京210012)

摘要:学生评教的组织工作,大多由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统筹进行,其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评教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学生关于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重要性”、“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角度研究评教组织工作的改进要点,以期促进高校学生评教活动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教评教组织调查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已成为各类高校的生命线,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育部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评估中,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重点指标之一,其中“质量信息的统计及利用”是主要审核要素。就当前高校质量保障建设工作而言,质量信息的统计包括评教、督导、领导听课、教学检查等方式,其中学生评教是较易于开展且被广泛实践的方式之一。学生评教,是指高校组织本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在事实判断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

学生评教的组织工作,大多由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统筹进行,从评教时间的确定到评教工具的筹备、从参评学生的组织到评教结果的使用,可以说各高校都形成了一套明确的评教组织工作内容,“评教组织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评教的实效性,应引起学界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一、评教组织工作调查研究的意义

有研究者对近二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学生评教的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提出了该主题的研究正不断深入,日益成为热点。但从既有研究成果看大多是就“评教”说“评教”,将“评教”置于一个相对封闭和单独的状态来研究,忽略学生评教处于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处于高校管理工作整体运转之中的现实。因此,以“学生评教组织工作”为视角的调查研究,将关注点集中到评教的外环境建设上来,以管理工作实效性的研究与改善直接促进评教活动的质量提高,以完善制度体系、细化工作流程等可操作的建设手段营造评教的良好氛围,不失为“学生评教”研究与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作为一项工作本身,评教工作的组织情况,诸如其计划的设置、方案的执行、细节的操作等必然会影响到学生评教的开展及其效果。本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对“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现状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评教工作各个环节的设置与执行情况,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或建议,从“环境建设”的角度保障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笔者自行设计了《高校“学生评教”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从评教组织工作的八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题,具体包括评教安排的预告、评教意义的宣传、评教技能的培训、评教指标的导读等工作;就实施阶段而言,分为评教的形式设计、设备落实、环境保障等环节;总结反馈阶段则主要是评教结果的统计应用与意见处理的反馈。为方便表述,以下简称评教组织工作八个环节为预告、宣传、培训、导读、设计、设备、环境、反馈。

问卷调查以某高校大二至大四的各年级、各专业在校生为对象,随机邀请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有效回收率为97.3%。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就“评教安排的预告”、“评教意义宣传”等八个方面展开,就每个工作环节都对受访者提出了三个问题,即该环节“是否重要”、“工作满意度如何”及“影响本环节工作效果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具体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表1 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重要性的认识情况

从表1的数值看,“重要性”认可度由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评教意义宣传、评教形式设计和评教结果反馈,但数值都在60%~75%之间;排在后三位的是评教安排预告、评教环境保障和评教技能培训,而且选择“不重要”的比例都接近半数。同时,有至少11%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有何意义,个别数值甚至达到44.6%。

单就排序结果而言,宣传、设计、反馈三个工作环节的被重视程度稍高,正说明学生对评教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的愿望,他们希望校方在评教意义的宣传上做到更丰富,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参与评教的意义;他们希望校方在评教形式设计上更用心,以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方式开展评教;他们希望评教的结果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各种意见与建议的提出能有所反馈。从工作现状看,上述工作内容高校已做了一些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再看暂不被学生重视的三个环节:预告、环境、培训,应该说这些工作不是不重要,而是目前工作的内容或方式不够合理。如,评教安排预告是指对即将开展的评教活动安排进行说明和通知,这项工作本意是提醒参与者注意并做好相应准备。但现实情况是高校的评教活动不论是形式还是环节安排都是固定的,大同小异且一成不变,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对此也就没有太多的期待,对“预告”这个环节就不会重视。再说“培训”,评教技能培训是指培训评教者掌握填写调查表、操作评教系统、发送评教邮件等技能,这在上世纪90年代末学生评教刚刚兴起之时是有必要的,毕竟当时计算机应用不是那么普及。但到了现今的信息化社会,大学生已普遍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和网络应用等技能,之前的培训就显得多余了,“评教技能培训”这个环节就不会得到学生的关注。

总的来说,上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受访学生对评教组织工作的整体印象是模糊的、甚至是陌生的,作为学生评教活动主体却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试想又怎么可能提供真正有效的评教意见?从工作角度反思,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未能收到足够重视,一方面说明工作还有不少有待改进或改革的地方,另一方面对加强评教活动的整体宣传和细节管理提出要求。

表2 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满意度

表2中体现的数据,不得不说是个让人遗憾的结果。对各工作环节的“满意”均没有超过50%,相反“不满意”的比例则大多接近半数,反映出评教组织工作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有意思的是,细看满意度最低的三项:评教形式设计、评教结果反馈、评教指标导读,“设计”与“反馈”在上个统计表中获得了较高的受关注度,学生认为重要的、但工作满意度很低,正说明了目前这两项工作存在明显的问题亟待解决。另一个满意度较低的环节是“评教指标导读”,其内容是指对评教指标的内涵及考核要求做一番解释说明,引导学生更好地评价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此环节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在于,目前各高校设计编制的评教指标往往脱胎于教育部的评估审核指标,如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先进、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到位,等等。这些大多是教育行政管理的视角,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相去甚远。就这类指标所做的解释说明,很难让大多数学生接受并引起大家的兴趣,对指标导读这项工作也就不会有太高的满意度。

表3 影响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工作效果的首要因素

表3罗列了受访学生就 “影响评教组织工作效果主要因素”的主观性回答。从结果看,主观性回答与之前的客观问题选择结果是一致的,学生多次提到“新颖”、“科学”、“方便”、“有效”等关键词,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正是制约评教组织工作水平提高的核心问题,是工作改进或改革的主要方向。

三、改进建议

(一)以生为本、转变观念,全面梳理评教组织工作。

学生评教是保障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权利的主要方式,应该让大多数学生认同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因此,评教组织工作更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以生为本、转变观念,摈弃高校行政工作容易脱离师生、脱离教学一线的问题,从做好服务保障、营造学生评教良好氛围的角度出发,全面梳理评教组织工作各环节的规范细则,增强评教组织工作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为学生评教工作建立高效、友好的大环境。

(二)加强沟通、表明态度,建立高校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对校方的工作做法和态度还是关注的,学校管理部门应重视与广大学生的交流沟通,主动获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评教组织工作中,对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表明校方的态度,即学校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在评教意见采用等问题的处理上学校有积极的态度。即使某些问题短时间难以彻底解决,但只要校方采取多方寻求办法、采取措施、及时公告工作进展等做法,也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

参考文献:

[1]魏宏聚,刘梦.高校“学生评教”研究述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62-66.

[2]谭华蓉.试论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9):133-135.

[3]陈忻华.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与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07(7,8):184-186.

[4]徐学兰.高校学生评教存在问题及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1):122-124.

猜你喜欢

评教高校学生环节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