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让P P T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节制地使用

2016-07-19黄玉凤

学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幻灯片板书语文课堂

黄玉凤

(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福建南平353000)

不要让P P T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节制地使用

黄玉凤

(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福建南平353000)

PPT已在当前教学中普遍使用,在带来明显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适当加入PPT作为辅助手段,并适可而止,还原初中语文课堂以情动人、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主旨精神,让学生保持多动脑和多动手的好习惯。

幻灯片;语文;节制;传统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PPT教学。这也成为时下的教学时尚,甚至有的学校把用不用PPT作为评价课上的好不好的第一条件。这在无形中使得PPT成了初中语文课堂的主角。教师争相使用这一先进的授课模式,生怕别人说自己落伍。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少教师也为此感到困惑,使用PPT有没有一个尺度或原则?使用它应不应该有个尺度?为此,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不应该让PPT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节制的使用。

一、传统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

为了搞清使用PPT的正确理念,我们首先应该搞清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搞清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优势得以保存,劣势就应该是PPT使用的正确位置。具体来说,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是这样的:教师备课备在纸制的教案本上,把上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相关的学情都一一详细写下来。然后是上课步骤,教师要真正把课文吃透,把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并有逻辑地给学生一一讲解,循循善诱。板书,只写最关键最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文字。尤其是板书设计,更能显示一位教师教育功底。板书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既要点睛,还要总领所有知识点。因此,越是好的教师,板书就越能显示出艺术性,显示出教师的素质比较高。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我按传统授课方式讲授的时候,让学生先自主找出文章的生字词。学生不看,就不能发现文章里的生字。此处教师不能代劳。生字这一关结束之后,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我充分利用板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例如:句子的模式是:“一位……的皇帝。”学生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还要找出文章中的重要依据,就是文章中的哪些语句说明这个皇帝是一个自己所概括的皇帝。有的学生马上就概括出:一位极度爱美的皇帝。理由是:他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学生找出了确凿的证据,说明这个学生很认真地看了课文。有的学生说:这位皇帝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理由是: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让学生把皇帝的形象和骗子的形象都详细的总结了出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基础上完成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板书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写的句子占不下。到最后,我做总结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骗”字,以此来高度概括文章里各类人物之间的关系:骗子骗皇帝,骗大臣;大臣骗皇帝;骗子骗民众;民众之间也在互相欺骗,为了讨好皇帝,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谁都在违心地说着假话。所以,我认为“骗”这个字高度概括了文章的核心。一堂课下来,我感觉需要完善的是没有形象展示文章中的画面效果。这也恰恰是传统语文课堂的缺陷。

二、使用PPT的原则

使用PPT,不应该是一种时尚,也不应该是一种盲目的效仿。它的基本原则应该遵循需要,遵循适用。否则,那就是为了用而用,为了炫耀而用,也就失去了多媒体的真正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运用PPT准备授课内容,很多不再需要教师自己消化,自己该说的也不用自己用心准备,只要照着课件说就行。整堂课,红火热闹,教师更多的像表演。而且是教师的一枝独秀,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一板板的内容飞速地换着,使得学生应接不暇,也使得学生的活动变得简略,甚至变成了像看电影一样看幻灯片。我想这样的初中语文课没有什么艺术含量,虽技术含量不低,但工夫却被浪费在如何让幻灯片更抢眼更吸引学生上了。时间一长,学生势必产生懈怠的消极情绪,语文学习能力不仅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反而会下降。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应该做如下调整。

1.总体教学模式还是应该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保留点睛的板书环节,保留课堂充分的教学活动,还原初中语文课堂以情动人、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主旨精神,让学生保持多动脑、多动手的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幻灯片一定要让路,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在教学活动需要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加入幻灯片作为辅助,但要适可而止,不能幻灯片满天飞,让学生一节课下来像看走马灯一样应接不暇。例如,在讲鲁迅先生的《故乡》的时候,作者简介可以借助幻灯片来展示。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对作者了解多少,如笔名、原名、籍贯、代表作品、个人评价等。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发言。当学生说完后,教师可再展示幻灯片加以总结明确,这样可给学生一种先分后总的感觉,也可以避免板书空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的缺点。另外,这也锻炼了学生自己的总结能力,不只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死记这么简单的教学任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在里面。

2.设置幻灯片内容要以设计教学活动为原则。采用PPT,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代替学生的课堂活动。不然,还不如不用PPT。还以《故乡》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中涉及两个突出的人形象,需要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然只会起反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媒体呢?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圈画所有关于闰土的语段,另外再分出哪些是少年闰土,哪些是中年闰土。接下来,我让学生试着总结两个闰土的特点,并找出原文加以印证,要言之有据才行,这样就教给学生怎样总结和概括了。当学生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都总结出来以后,我一项一项地列在黑板上。当学生活动结束,自我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之后,我再将我准备的PPT和学生自我总结的加以对比。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教给学生一个归纳总结的标准。二者一对比,学生看到自己的有差距,马上就改过来;看到自己总结的和我总结的一样,心底里立刻就升起一股骄傲之情。这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3.课堂活动不宜安排太多。运用PPT时,大多数教师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贪多,一节课,不知道自己要讲多少,生怕内容没到下课就讲完了,出现空堂。于是,不少教师都多准备内容,使得幻灯片的数量猛增。但真正上起来,这些教师才发现,其实一节课讲不了多少东西,后面还留下好多幻灯片没用到。如果真讲了那么多内容,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学生的活动,一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表演放幻灯片了。这样的授课模式,有多少幻灯片也能放完。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确定这节课的能力目标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幻灯片的内容,以能力训练为主,幻灯片展示为辅。有这样的原则约束着,初中语文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幻灯片满天飞的局面,而是有限的,有节制运用的,一节课也就运用几个必需的。像涉及《故乡》中的人物形象,闰土少年和中年对比,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一节课也就出现三四张关于这块儿的幻灯片。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却一直是主要内容。学生总结出来,形成语言,并且还要通顺简洁,这本身就需要时间。对此,教师不能着急,而代替学生以幻灯片的形式说出来更是不可取。

三、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应尽量降低“机械化”。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而如果在课堂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打个比方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中餐式”的,而被多媒体所取代的课堂变成了“西餐式”的。做中餐如果过多依赖于程式化的、机械式的手段就不会是地道的中餐了。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餐味道不同,而不像西餐的麦当劳,由于是使用同样的机器和程序做出来的,使得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都是同一个味道。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语文修养,不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

2.充分发挥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尽可能多地提供大量阅读材料。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受到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再加上农村初中能提供的阅读物很少,所以,无法实现大量、有效的阅读。而计算机储存阅读材料等大量的教学信息,可随时让学生检索到相关有用的知识,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必要时才运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无法再现某些场景,而通过想象力也无法理解时,这时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现相关内容。如教学《黄河颂》这一课时,教师可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片段,激发学生的感情,并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增加学生对黄河的认识。这样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事物的动态,可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还可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从而使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

4.尽量多种感官参与,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在多媒体教学中,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上课时的疲惫,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体现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如何传播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技术,不要过分“现代化”。

总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1]陈雪萍.适时使用PPT,为教学锦上添花——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25):29-30.

[2]徐艳.探讨PPT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88.

[3]张胜娟.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28-29.

[4]史立华.利用PPT课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156.

Proper Application of PPT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es

HUANG Yu-feng
(Jianjin Middle School,Nanping Fujian,353000,China)

PP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urrent teaching.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esides the obvious effects.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use PPT as a supplementary mean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eaching activities,and cultivate the good habits of students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moving people by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charm”.

PPT;Chinese;proper;tradition

G63

A

1673-9132(2016)13-0256-2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67

[责任编辑张翼翔]

黄玉凤(1973-),女,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现代文高效阅读。

猜你喜欢

幻灯片板书语文课堂
我帮老师做幻灯片
水幕幻灯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不强拆 巧分妙合幻灯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