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幸福之花在课堂悄然绽放
——浅析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幸福感中的作用

2016-07-19石雪丽

学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幸福感汉字

石雪丽

(山西省高平市北诗中学,山西高平048405)

让幸福之花在课堂悄然绽放
——浅析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幸福感中的作用

石雪丽

(山西省高平市北诗中学,山西高平048405)

构建充满幸福感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美好夙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一直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难题。而幸福的取得,其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论。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课堂,才是让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

幸福感;语文课堂;教学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诚然,人生于世,当探究幸福,追寻幸福,人生的终极目标当为获得幸福。幸福乃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让教育成就幸福早已成为诸多教育家的共识。何为幸福?是物质的获得,内心的充盈,生活的富足,情感的丰沛,还是目标的达成,梦想的实现?幸福是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人们却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法国小说家雨果认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而我们的学生,在书山题海中奋斗打拼,为即将来临的考试忙碌焦虑。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小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懂与人交流分享,纵然被施予太多的爱,也并未感知到幸福,对幸福的理解也相对模糊。而对学习过多的功利之心,也使得他们失去了更多的人生乐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具有文道合一、广博繁杂的特点,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对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基层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见解。

一、分析汉字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感受幸福

语文课堂的基础即是认识汉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换句话说,识字是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当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师在讲解汉字时,仍需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分析汉字的特点,知晓字义,并能恰当准确地得以运用。汉字是象形文字,字形和字义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直观性和表意性。汉字亦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跨越时空的文字。认识汉字,是从另一个层面和古人交流。故而,认识汉字的过程,便是了解人类历史的过程。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由此开阔,境界由此提升。然而幸福感,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一种感官和直觉。启迪为本,点石成金,教师更须掌握其分寸。

二、加强文本诵读,在文本欣赏的熏陶下感悟幸福

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是多样的,自学、讲读、讲练结合等等,而对于富有真性情的至美散文,更应该多加诵读。因为诵读是最能直达学生内心世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如读朱自清的《春》,在作者对春天的礼赞中,我们自然能感觉到生命的勃勃活力,万物之无限生机。在诵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的美好,追溯生命深处最本质的美感。又如,读流沙河的《理想》,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再如,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让人动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竟然是她的梦想,她对光明的追求,对亲情的呼唤,对知识的渴望,更能令学生对自己所拥有的珍惜珍爱。美文,无须教师过多地说教,而在于让学生细细体会,诵读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本身并不能突出表达情感体验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挖掘文本中可以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对于寓意深刻的文章,适合采用讲读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杨绛的《老王》,小人物的悲悯情怀,人性之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只有以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才能使学生理解深刻。

三、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融入文本进而跳出文本

以讲解诵读为基本方法,从而达到情感化一,便是水到渠成。在语文教学中,无情则无文。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场所。语文课堂不仅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通过凝聚作家们灵感心血的文字,传递给学生真善美的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

幸福不是直观的形象,不能眼见为实。感受幸福的有效方式之一即是诉诸人的体验。幸福是内心的体悟,所以成就幸福的语文课堂必须引导学生洞察生活,感悟生活,让生活的幸福之感自然地呈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融入文本,与作者同悲伤共欢喜,要把诗情文意传达到学生心中。但教师也要适时地从文本中跳脱出来,站在更高的高度,分析评价其喜怒哀乐,即做到乐为其乐,悲为其悲;乐亦不独为其乐,悲亦不独为其悲。

四、构建开放性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幸福

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它兼容万象,上含天文,下纳地理。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由此可见,其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开放性课堂,可以将其他学科引入课堂。比如学习《南洲六月荔枝丹》《〈物种起源〉绪论》等课文时可以引入生物学科,让学生对动植物有所了解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放性课堂,也可以引入娱乐因素,譬如成语接龙、背诵比赛、非常古文等。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语文素养,并为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其全面发展。开放性课堂,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笔、动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是快乐而幸福的。

五、关注学生个性,不断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人文素养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共性,自然也有其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并关心他们,对他们的关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教育。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作家或诗人,但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所以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此外,教师更应该修其身,养其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的内心充盈,精神饱满,才能自然地流露出幸福的光芒,并以其照耀学生的内心。美丽的笑容,真诚的爱意,会带给学生无与伦比的幸福感。教学的过程是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的过程。热爱课堂,上好每节课,是此生对自己的要求和期许。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课堂,让幸福之花在其间悄然绽放,让每位学生都能感知幸福。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1]刘祖苗.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快乐阅读,2013(17).

[2]路倩.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祖国:建设版,2013(9).

Fun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n Enhancing Students’Sense of Happiness

SHI Xue-li
(Beishi Middle School,Gaoping Shanxi,048405,China)

Building a Chinese classroom full of happiness is the good wish of all language teachers.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sense of happiness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always a difficult problem actively explored by the Chinese teachers.And to acquire happiness,the methods are varied and different.Classroom full of happiness could be called classroom in the true sense,that it is also the one we have been pursuing for years.

sense ofhappiness;Chinese teaching;teaching

G63

A

1673-9132(2016)13-0256-189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64

[责任编辑张翼翔]

石雪丽(1981-),女,汉族,本科,小学一级,研究方向:继续教育。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幸福感汉字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