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研究
2016-07-19张国强杜彩凤李婷婷
赵 丽 张国强 杜彩凤 李婷婷
(1.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2.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6)
“西口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研究
赵丽1张国强1杜彩凤1李婷婷2
(1.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2.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6)
摘要:“西口文化”是在“走西口”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走西口使得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积淀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挖掘整理“西口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活动。研究表明:(1)“西口文化”是河灯会、高跷、九曲黄河灯游会等民俗项目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土壤;(2)“放河灯”其寓意在于缅怀、悼念“走西口”的人民;“九曲黄河灯游会”是对走西口人“出门通顺”,保平安的一种期盼。
关键词:西口文化;走西口;民俗体育活动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并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的一种体育活动。尽管每个地方的民俗体育都不一样的,但是它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尽管民俗体育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但是它也有有迹可循的规律。最为典型的是在走西口过程中形成的“西口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项目。其中,表现突出的有西口河灯会、高跷、摔跤、九曲黄河灯游会等项目。
1“西口”现象的文化性分析
1.1“西口文化”的含义
“西口文化”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找活路结伴“走西口”,向今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1]
1.2“西口文化”的地域界定及范围
走“西口”前期,“西口”主要是指“杀虎口”(今山西省右玉县城北与蒙古交界的地方)。清代咸同年间,随着北方边贸政策的变化和清政府对蒙古封禁的放松,“西口”延伸到了蒙古的归化城(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乌蒙清水河、包头、呼和浩特、林格尔县以及武川县的一部分),山西境内的保德、河曲,陕西境内的榆林、府谷、靖边横山、神木等地,“西口”一词逐渐泛化。[2]
1.3“西口文化”的特点
“西口文化”是经过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民间文化现象。它是民众的精神家园,是文化中的物象精粹。“西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因此,“西口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3.1“西口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显著性特征
“西口地域”存在大面积未被开垦的土地,地势平坦,又有黄河流经,有利于农耕。所以,为了求生存,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中原人选择“走西口”。“走西口”促进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结合。
“西口文化” 在民间文艺、信仰文化方面表现蒙古族艺术、山西、陕西文化的相融。此外,信仰文化方面也具有复合文化特征。蒙古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缺乏稳定性。“走西口”人在“走西口”过程中带入了佛、道、儒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追求稳定,追求发财、平安。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改变,与过去形成鲜明的差异。
1.3.2“西口文化”具有经商贸易的地域性特征
商人在“走西口”过程中作为“走西口”的主角之一,为“西口地域”带去了汉族商业文化,无疑对“西口地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清代开始,在多年实践积累中成为中国的商业之帮首“晋商”,创造了商业文化。这种文化是“西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曾激励、鼓舞了无数“商人”,促进了商业长达二百多年的繁荣。
1.3.3“西口文化”具有不畏艰险的励志性特征
“走西口”的过程是艰苦的,是充满险恶的,可是“走西口”人依然选择了这条路。他们开垦荒田、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
2“西口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
2.1“西口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的类别
西口地域的民俗体育活动种类繁多,地域特色浓厚。年少时期,在课余时间或者放学时间,他们经常玩民间游戏类,其中包括抓特务、玩火枪、打弹弓、打“毛猴”、“狼吃羊”、跳绳、踢毽子、憋“驴球”。[3]通过这些游戏,少年儿童间接参加了体育锻炼,从而促进了他们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发展了他们走、跑、跳、投等的基本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能力;传授了相应的体育知识,为今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观念乃至人生观奠定了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会从“民间游戏类”走出来,逐渐向民间竞技类(打土仗、打西瓜、斗“鸡”、拉岗、拔河)、民间社火类(文秧歌、武秧歌、灯火类、集社类)过渡。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带动经济服务。
表1 民俗体育活动项目统计表
2.2“西口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有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及特点
2.2.1“西口文化”背景下的西口河灯会
历史上,西口地域就是一个特别穷困的地域。许多人为了养家糊口就到口外谋生路,于是就形成了很多凄苦的民歌,产生了很多感人的走西口故事。很多走西口的人离开了父母,满腔热血去未知的远方创事业。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挫折,甚至有的人都病死在了走西口的路上。但是家乡的父老没有忘记他们,因此,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西口古渡黄河边举行“西口河灯会”,为他们招魂,悼念他们,祈福未来。
西口河灯会一般会持续三天,连唱三天大戏。第一,举行隆重的仪式,祭奠大禹。因为大禹曾亲临河曲治理河道;第二,僧人诵经,民众将裱糊好的河灯放在神前;第三,晚上,人们在西口古渡黄河岸边放烟花炮竹、鸣礼炮。然后将365盏河灯放在木船上。船夫划船,抛锚停立放河灯。365盏河灯代表365天天天平安。现在,西口河灯会已经成为该地区一个盛大节日。
2.2.2“西口文化”背景下的高跷
踩高跷活动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6)。明朝政府为了防止外敌侵略,“每冬水结,调偏(关)老(营)等兵万余,谓之御冻。”为了防止冰上作战滑倒受挫,河保营守军脚绑“高木屐履”训练冰上作战。高木屐履高不足1尺,于是,最初的踩跷形成。[3]之后,踩跷经历了跑马踩高跷、武举高跷队等。民国初期,高跷表演以娼妓风流人物为主持续了五六年。战争年代,高跷作为学校的一项体育运动。后经改造逐渐成为娱乐表演项目。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于安全因素考虑,高跷这个表演项目逐渐走向衰弱。
2.2.3“西口文化”背景下的摔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中国的摔跤是蒙古跤、北京跤、藏族摔跤、彝族摔跤等各地各少数民族跤种的一个总称。“走西口”带动了蒙、汉族民俗体育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的同时,摔跤文化融入到内地文化当中,游牧人的摔跤形式与当地的摔跤融合后就形成特有的民俗体育项目。
2.2.4“西口文化”背景下的九曲黄河灯游会
灯游会是人们对“出门通顺”的企盼。过去的河曲、保德地瘠民贫,一位风水先生这样评价河曲:“山是露骨山,洪水往下翻。富贵无三辈,朝中没大官”。由于生存艰辛,所以这里的人流行去内蒙古打工“走西口”,[4]而出门通顺是“走西口”人普遍的企盼。“转”“灯游会”能保一年通顺,何乐而不为?[4]现在的花灯,制作手法、制作材料、制作模型、制作灯光上都有很大改进,深受民众喜爱,灯游会成为黄河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3民俗体育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青黄不接——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令人担忧
近年各地会经常举办一些庙会,种类繁多的民俗体育活动以及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似乎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但是,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危机——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遭遇瓶颈期。
民众是民俗体育的缔造者,也是它的保护者和发扬者,但是要想得到长远的利用与保护,还需民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可是,近年来,农业收成不好,许多中青年选择去城市打工。这造成了极大的人口流动。这些城市务工者每年在腊月底回家,正月初几就走,每年传统节日民俗体育活动的表演不能参加,使得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出现断截;另一方面,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代表的文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西方的体育项目,他们不再关注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政府对民俗体育宣传不到位,从而使得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这些民俗体育项目。慢慢地,民俗体育距离人们越来越远。
2.3.2理论研究不全面和不系统
西口区域的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相对不全面、不系统。在文献查找过程当中,仅有几篇提到河曲县民俗,对于其它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更少。各地民俗体育活动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得以发展的原因;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等等,都没有具体地研究。
2.3.3盲目地追求“西方文化”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曾经两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第一次是在清朝时期,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与此同时,列强把他们的文化也一并带入了中国,华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西方体育项目进入中国。人民大众对西方体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逐渐忽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问题。
2.3.4过于片面追求名利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价值
近年来,在“西口文化”的影响下,民俗体育活动以及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然而,过于片面追求名利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价值,使得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和传承失去了最原始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利益很容易使人改变,具有原始气息的民俗被现代之风渲染。
2.4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2.4.1充分发挥村、乡、镇的主流作用
对于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非常重要。[5]2003年,我国启动了包括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设立了中国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发布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6]要想大力发展民俗体育活动,各级政府应该给予的经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各级政府还应该大力宣传、倡导、组织民俗体育活动,让“西口文化”之风刮遍每一个角落,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7]
2.4.2提高民众意识
要想大力发展民俗体育活动,就得强化群众意识,提高他们对民俗体育活动的认可。要用各种传媒渠道广泛宣传民俗,让大家了解本地的民俗体育项目。教育部门可以合理开发民俗体育项目这种课程资源,合理引导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广大中小学,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这些民俗体育项目。[8]政府也应该解决民俗体育传人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好地做好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工作。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地吸取其它民俗体育的优点,逐渐改正它的缺点,让西口民俗体育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4.3加强理论的研究
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相对不全面、不系统。所以,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该课题的研究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力投入。[9]除了应有的理论研究外,还应该通过现代高科技把民俗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这样更形象、生动,有利于促进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发展。
2.4.4适度开发西口民俗体育活动的经济价值
继承和发展西口民俗体育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转换其功能。我们应该适度地开发西口民俗体育项目,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抓住西口民俗体育活动最本质的部分,在突出文化价值的同时适度开发其经济价值,以促进西口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3结语
民俗体育活动是流动发展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发生变异,都在变异中得到发展。现阶段,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提高,物质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对生活质量有越来越高的标准。但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在处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上已经失衡,失去了最本质最纯真的东西。因此,人们越来越看重品牌效应,越来越重视文化底蕴。需求促进生产,这是不变的真理。近几年来,民俗体育活动在“西口文化”的品牌效应影响下,知名度提高了,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过分追求经济价值却忽视了它的文化价值,久而久之,使得西口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出现断截。但是,发展西口民俗体育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其意义与影响更为深远。所以,我们应该沉着冷静,根据现阶段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果断处理。这样才能传承和发展西口民俗体育活动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贵.对西口文化的探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6(7):45.
[2] 潘照东.略谈“西口文化”的基本特征[J].阴山学刊,2006,19(3):47-48.
[3] 刘喜才.河曲民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250-261.
[4] 陶继波,崔思明.山西人走西口选择“归化城”的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61-62.
[5] 尹国昌,涂传飞.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5):139-142.
[6] 陈莉.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
[7] 桑全喜.我国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134-136.
[8] 陈莉.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定位及其策略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0,31(1):56-59.
[9]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33-139.
Research of Folk-Sport in the “Xikou Culture” Background
ZHAO Li1,ZHANG Guo-qiang1,DU Cai-feng1,LI Ting-ting2
(1.XinZhou Teacher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China;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6,China)
Abstract:In the “Zou Xikou” process, “Xikou culture” unique cultural form is formed. “Zou Xikou” makes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nomadic culture collide with each other,mutual integration, accumulated a unique folk customs. By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digging “Xikou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olk sports activities. Research shows: (1)"Xikou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soil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lamp, stilts, Nine bend the Yellow River lamp Tour。(2)“Place the Yellow River lamp” the moral is that people mourn the “Zou Xikou ”; “Nine bend the Yellow River lamp Tour” is a kind of hope to “Zou Xikou” people safe.
Key words:Xikou culture; going to the Western Pass; folk sports
* 收稿日期:2016-03-11; 修回日期:2016-04-05
基金项目:忻州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201507)。
作者简介:赵丽 (1980-), 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65(2016)03-0101-04
◀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