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耳曼民族振兴:撒克逊刀功不可没

2016-07-18江小宁

轻兵器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刀身泰晤士刀刃

江小宁

居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是一个古老的欧洲民族,由东哥特、西哥特、勃艮第、法兰克、汪达尔、伦巴德、盎格鲁及撒克逊等部落组成。公元4世纪末期,匈奴人对日耳曼人的居住地入侵,迫使日耳曼人各部落如潮水般向古罗马帝国境内涌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这场延续近200余年、规模宏大、波及大半个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在罗马帝国国土上建立许多日耳曼人王国的运动,书写了西欧历史的重要一页。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加速了古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也促使日耳曼人氏族制度的瓦解。

现代人再现撒克逊人的装束,其腰间佩带撒克逊刀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公元375~568年,欧洲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导致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公元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分支——西哥特人的侵袭。

375年春季,居住在多瑙河北部地区的西哥特人遭到匈奴人的袭击,西哥特人被迫逃亡,此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开始。在匈奴人的追击下,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申请避难,请求南渡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居住。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为了解决帝国劳动力不足以及扩充帝国军队之需,同意西哥特人的迁入请求。于是,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北部的默西亚和色雷斯一带。但罗马人对入境的西哥特人进行残酷的统治,他们对西哥特人征收重税,随意欺压,一些西哥特人难以度日,不得不卖儿卖女去交税。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罗马官兵的虐待和压榨,终于在一次罗马士兵虐待殴打西哥特人的事件后,于公元378年掀起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的西哥特人迅速控制了色雷斯地区。

378年8月,阿德里安堡战役爆发,西哥特人联合匈奴人打败罗马军队,罗马皇帝瓦林斯阵亡。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被迫让步,准许西哥特人定居巴尔干半岛。395年,狄奥多西一世猝死,罗马帝国分裂。410年,西哥特人在起义奴隶支援下攻陷罗马,洗劫3天后离去。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古代西欧地区名,指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及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的一片地区)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

英格兰埃塞克斯郡盾徽上的撒克逊刀纹章,以类似3把带有凹口的弯剑标志呈现

英格兰原米德尔塞克斯郡盾徽上的撒克逊刀纹章

439年,奥得河畔的汪达尔人经高卢、西班牙到北非,建立以迦太基城为中心的汪达尔王国。随后,居住在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勃艮第人进入萨瓦(萨瓦的法语写作Savoie,现指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的一片地区),457年定都里昂,建立勃艮第王国。同时,盎格鲁、撒克逊及裘特人渡过北海进入不列颠岛,建立许多小王国。

476年,西罗马皇家禁卫军将领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建立奥多亚克王国,西罗马帝国遂亡。488年,东哥特人在狄奥多里克率领下,联合匈奴人大举入侵意大利。493年,狄奥多里克诱杀奥多亚克,征服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定都拉文纳。

最后移居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是伦巴德人。568年,居住在潘诺尼亚的伦巴德人在阿尔博因统率下,联合匈奴人打败拜占庭,占领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德王国,建都拉文纳。至此,长达近200年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结束。

撒克逊刀溯源

撒克逊刀并非是撒克逊人独有的兵器。在现代考古学中,撒克逊刀被用于专指日耳曼民族大迁移时期和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使用的一种长刀或匕首。考古学家挖掘出的撒克逊刀实物,最早是公元前300年左右打造的,其形状与在丹麦菲英岛维摩斯沼泽中发现的撒克逊刀十分相似。随后,这种刀在挪威、瑞典、丹麦及欧洲大陆都有发现。

撒克逊刀在现代英语中写作“Seax”,也写作“Sax”。古英语和古弗里西语(古弗里西语是日耳曼语系中的一种语言)中,撒克逊刀一词,与低地撒克逊语和高地德语中的“Saks”意义完全相同,它们都来自一个常见的日耳曼语词根“sah”,其意为切割。此外,另有“Scramaseax”和“Scramsax”两个词语也是代表撒克逊刀。有说法称用它们叫撒克逊刀是为了避免与剪刀类的工具相混淆,虽然在古英语中未见此类词汇,但在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格雷戈里的著作《法兰克人史》中有此用语。

撒克逊刀虽然不像长剑一样普及于欧洲各大古战场,但其从4世纪末到中世纪早期,一直以不断更新的各种形制挥舞于各国勇士的手中。当战火平息,撒克逊刀不再作为武器使用时,它仍然是西方纹章学中一个重要元素。如今,在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郡(Essex)盾徽上和原米德尔塞克斯郡(Middlesex)的盾徽上,还能看到撒克逊刀的纹章,其以类似3把带有凹口的弯剑标志呈现。

撒克逊刀的佩带方法示意图。其以水平方向佩带于腰带上,刀刃向上

装入刀鞘的撒克逊刀。图示的撒克逊刀及刀鞘均为现代复制品

现代人复制的断背式撒克逊刀。 该刀体现出断背式撒克逊刀的特点,即刀背在接近刀尖的位置突然下折,刀身从此处开始收窄

撒克逊刀的形制

在日耳曼地区,因撒克逊刀的流行区域较广,各地刀身形制变化时间不同。不同时期的撒克逊刀在外形和结构上有极大的变化,但它们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均为单刃刀身;二是刀身柄芯较长,柄芯位于刀身的中心线上,并且柄芯深深地插在硬木或牛角制成的刀柄内;三是撒克逊刀通常以水平方向佩带于使用者的腰带上,刀刃向上。

根据粗略统计,从公元450年至公元800年,按照时间顺序曾流行过以下七类撒克逊刀:狭长型撒克逊刀、短刃型撒克逊刀、长刃型撒克逊刀、窄刃型撒克逊刀、轻型撒克逊刀、重型撒克逊刀、标准型撒克逊刀。

这些撒克逊刀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全刀长度、刀刃宽度、刀刃和刀背的弯曲弧度以及刀身装饰方面。早期的撒克逊刀整体较短,刀刃偏窄,刀背和刀刃均呈弧形,刀身表面一般没有装饰,或者只有一些简单的编织状花纹和蛇形线条图案。发展到长刃型撒克逊刀时,刀身长度多在50cm以上,有数条刀槽。刀身带有折叠锻打花纹,刀柄长度与重型撒克逊刀相似,一般在20cm左右。刀刃多为直刃,只有刀尖部分略微弯曲。刀背部分同样弯曲弧度较小,刀背在接近刀尖的位置收窄,与刀刃构成尖角。

撒克逊刀形制的发展趋势是整体从短到长,刀身变得更重、更长、更厚、更宽。以长刃型撒克逊刀为例,当它发展到7世纪末期,长度达到顶峰,刀身比其前身要更重、更宽。在当时,富有的人才有能力拥有更长的撒克逊刀。长刃型撒克逊刀一般出现在英格兰和爱尔兰的海盗聚集区,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则很少出现。

泰晤士撒克逊刀全貌。在刀身两侧中线位置均设有一条较深、较宽的血槽,贯穿整个刀身。因年代久远,刀柄已经无处可寻

泰晤士撒克逊刀刀身图案特写。在血槽两侧分别镶嵌着三条铜丝。其中,在刀背方向的两条铜丝之间的刀身上,雕刻着诸多菱形纹饰,菱形纹饰以小人图案作为间隔,菱形纹饰的两侧则雕刻有古代北欧语的28个字母

这把撒克逊刀出现于10世纪早期的英格兰,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它是海盗所使用的断背式撒克逊刀。与其他同类大小的刀相比,这把撒克逊刀质量较大,通常是作为砍刀类的兵器使用。制造这把撒克逊刀使用到的材质包括铁、银、乌银、铜以及铜合金

有一种典型的撒克逊刀形制被称为断背式撒克逊刀,其刀背在接近刀尖的位置突然下折,刀身从此处开始收窄。断背式撒克逊刀起初出现在英国和爱尔兰,随后出现在德国,出现的时间是8世纪至11世纪。部分断背式撒克逊刀刀身带有折叠花纹,另有一些则镶嵌有银、铜或黄铜等金属以作装饰。

断背式撒克逊刀在两类撒克逊刀中均有运用:一种是长刃型撒克逊刀,除了刀背下折位置,它的刀背其余部分均与刀刃平行;另一种是短刃撒克逊刀,其刀身宽度是从根部向刀尖方向逐渐扩大,到达刀身全长约三分之二处达到最大宽度,并自此开始收窄。

由于撒克逊刀最长可达到75cm,而最短只有7.5cm,所以在其使用过程中一般根据整刀长度分作两种不同用途。长度在7.5cm~35cm之间的撒克逊刀,通常作为日常生活的工具使用。无论是屠宰刀、木工刀和餐刀,还是随身携带的工具小刀,小型的撒克逊刀均可胜任。长度超过35cm,甚至长度达到75cm的撒克逊刀,主要是作为战场上的激战利器。在战场上,撒克逊刀最初是与双刃剑一起使用的,是一种辅助兵器。从7世纪开始,撒克逊刀成为主要的有刃兵器之一,有时也会与匕首配合使用。

撒克逊刀的经典作品

在现代存世的撒克逊刀藏品中,最具知名度的当属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泰晤士撒克逊刀(the Thames scramasax)。其制造于10世纪,1857年在泰晤士河畔被发现。泰晤士撒克逊刀是一把铁质单刃长刀,它具有较为狭长的刀尖部分。此刀全长72.1cm,其中,柄芯长17cm,刀身长55.1cm。因年代久远,刀柄已经无处可寻。

1857年初,有人在泰晤士河南岸的巴特西发现了这把撒克逊刀,将其出售给大英博物馆。同年5月21日,大英博物馆第一位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古世纪史料的人——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将这把撒克逊刀在伦敦古文物学会上展出。当时,它被认为是法兰克人使用的撒克逊刀,其形制在英国非常罕见。从那以后,这把刀被称为泰晤士撒克逊刀。

泰晤士撒克逊刀制作精良,其刀身两侧的装饰图案和铭文,均以纯铜、黄铜和银丝进行镶嵌。从9、10世纪开始,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日耳曼人的矛头和撒克逊刀装饰中,同时期的维京刀剑上也发现过类似工艺。

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这把撒克逊刀,属于短刃型撒克逊刀。它制造于7世纪的法兰克帝国,以铁打造而成,刀身上设有4个铜合金装饰。全长26.9cm,刃宽4.6cm,刀身最厚部分达到1.6cm。刀身上的铜合金装饰尺寸为2×1.9×1.3cm

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这把撒克逊刀属于一个名叫奥斯蒙德(Osmund)的英国人,此人找到刀匠制作了刻有自己名字的银牌,并将此银牌镶嵌于刀身上

标题

泰晤士撒克逊刀刀身两侧中线位置均设有一条较深、较宽的血槽,贯穿整个刀身。在血槽两侧分别镶嵌着三条铜丝,其中,血槽刀刃方向镶嵌一条铜丝,血槽刀背方向镶嵌两条铜丝。在刀背方向两条铜丝之间雕刻着诸多菱形纹饰,菱形纹饰以小人图案作为间隔,菱形纹饰的两侧则雕刻有古代北欧语的28个字母。刀身上还雕刻有铭文“Beagnoth”,“Beagnoth”究竟是这把刀主人的名字,还是刀匠的名字,如今已无从考证。

从装饰图案和铭文不难看出,泰晤士撒克逊刀绝非普通兵器。虽然在很多撒克逊刀刀身上,都刻有铭文,但泰晤士撒克逊刀刀身雕刻的铭文,是目前惟一发现包含有古北欧语中全部28个字母的铭文,这是泰晤士撒克逊刀最具有价值的亮点之一。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刀身泰晤士刀刃
怎样把力气用在刀刃儿上
——分清“主”和“次”
那一阵风
刀刃向内
切割部件用途及制造方法的探究
亚洲高校排名,港大台大都跌了
游走在刀刃上的CPI指数
阅读理解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