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上的芳香
2016-07-18
文丨记者 陈 涛
土地上的芳香
文丨记者 陈 涛
交通扶贫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有人说,在农村当第一书记难,人生地不熟,工作也不好开展;而当一名女第一书记,则是难上加难。然而,作为一名女第一书记,有些能力或许比不上一些男第一书记,但她们胜在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和恒心,让她们“温柔”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为贫困村不断带来新的变化。
第一书记来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纪轻轻还是个女娃娃能干啥?”看到这个白白净净的小姑娘,道真自治县大磏镇复兴村村民们的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之前信心满满的张晶晶,被眼前的现实泼了好大一盆冷水。“当知道要下村当第一书记的时候,我感觉特别新鲜,还有点小兴奋。”张晶晶讲道,她在道真妇幼保健中心工作,又一直居住在县城,对乡村的一切的确不太清楚,所以村民们的担心也是能理解的。
张晶晶当时的境遇可想而知,但这个女第一书记并没气馁。她知道要让村民们接受她,必须先要让自己融入到乡村这个大环境中,只有先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才能吃透问题的根源症结。
于是,张晶晶天天下村,敲百家门问百家事。白天记录着一条又一条笔记,晚上在众多的记录里找头绪、合并同类项。这些记录里有求医看病、有政策咨询、有邻里纠纷这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提高收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等关系三农问题的大事。
“吃苦我一点也不怕,只要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张晶晶回忆当时的情景,对于她来说,刚开始时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村里的晚上很静很黑,村里也没有女干部,就自己一个女生,所以一到晚上就特别害怕。
像张晶晶这样二十多岁的女生,相比男同志驻村的确会有很多不方便,但她告诉自己绝不能退缩。两个月后,村民们感受到张晶晶的诚意,这么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能天天在村里住下来,并为他们解决一些事情,终于慢慢地开始接纳了她。
红妆换布衣,娥眉亦铿锵。千千万万的女第一书记们,纷纷换下美丽的裙子,穿上普通布衣走进了农家,她们更用真心、真情走进了广大群众的心田。
“老辈子,您的社会养老保险金领到没?”
“大姐,你们家是精准扶贫对象户,以后在教育、异地搬迁等方面都享有很多优惠政策,你也不用愁以后小孩上大学的学费了。”
……
这是赤水市城管局陈晓芳被选派到元厚镇五柱峰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在实地走访农户中经常会说到的一些话。走访中,陈晓芳在贫困户中选择了两户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并帮助其制定脱贫计划,解决其子女的上学问题。
除了上门走访、田间地头宣传政策外,陈晓芳茶余饭后还跟群众们摆龙门阵,参与到坝坝舞等群众饭后的娱乐活动中,成了该村强农惠农等政策解读的“活字典”和党的声音的“传声器”。“这个驻村干部虽然是女的,但是工作扎实,嘴巴爱说,人也特别勤快。”这是当地村民对她的评价。
驻村以来,陈晓芳丢掉了平时爱穿的高跟鞋,漂亮的手提包,换成了运动鞋、背包,以方便经常穿梭于村里的田间小路上。这期间,她很快转变了角色,通过到田间、进农家、访民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群众们打成了一片。
如今再回首开始时的一切,从诚惶诚恐与无从下手,到现在的信心满满,陈晓芳和大部分女第一书记一样,为自己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村民们带去了更多的希望。
群众心里暖了
之前,唐继勇在新蒲新区永乐镇工作过一段时间。当再以第一书记这个身份回到永乐镇时,她说:“现在作风更实了,过去在这里工作时,都不知道工农村有那么穷。这次到工农村驻下来,才知道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工农村被称为新蒲新区的“西藏”,唐继勇每个月在这里住的日子不少于20天,老公在医院上班每天都很忙,5岁的孩子只能呆在外婆家。“作为一个女人,这一年多来的日子我真的很不称职,对不起我的家人。”唐继勇说道,虽然如此,但是这里的老百姓们也很需要自己。
工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至今未通油路,只有通村公路两条,村内道路破损严重,安全隐患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自唐继勇入驻工农村以来,她积极带领驻村工作组从帮助精准扶贫项目和通村油路项目实施为突破口,抓住精准扶辣项目落户工农村的有利时机,组织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开展了技能培训和产业路建设等相关工作,并成立工农村首个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
作为新蒲新区移民办综合科科长的唐继勇,还为当地村民争取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项目,包括永乐水库公路及简易码头、人饮及渠道建设等。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库区130多群众行路难、部分学生上学难、库区5户25人饮用水困难等问题,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库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
“不要摆架子,不要做样子,为群众找路子。”这是正安县红十字会姚明钰的驻村心得。因为她的亲切随和,凤仪镇大堡村的干部群众有事都喜欢找她,比如说蔬菜、玉米该不该种,响应计划生育有什么优惠政策等问题都爱问她。因此,大家都亲热的称呼她为姚大姐。
在驻村工作中,姚明钰经常说:“口渴了,给我们一口水喝只能解决眼下的困难,关键的是要帮助大家寻找到水源,自己解决口渴的问题。”大堡村要想致富,精准扶贫工作是重中之重。她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对真正困难的农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备案。
姚明钰对2016年及2017年要脱贫的贫困户,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具体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实行帮扶。例如:介绍5户到蔬菜基地打工;介绍1户有建筑技术的去建造小水窖,解决了农户就近就业;为15户没有劳动力的精准扶贫户申请国家特惠贷5万元入股有能力的公司分红;为7户有劳动力的精准扶贫户联系养牛项目,采取与公司合作回购的形式,解决养牛户的销路问题……
不过,工作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姚明钰举了个例子:像李家坝就有个李大姐,打工不愿意,贷款不愿意,这类人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另外为大堡村引进的户外拓展训练营这一项目,也还只在洽谈之中。但她还是信心满满:“老百姓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只要我们不放弃。”
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既要学习男性勇敢果断的长处,又要发挥女性真诚、耐心、细致的优势。在刚柔并济中,她们成为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改善民生的“生力军”、维护稳定的“黏合剂”。
村里悄悄变了
31岁的袁光玲,是赤水市统计局普查科科长,来到官渡镇五里村任第一书记。从一名机关干部转身到基层服务,袁光玲的心里既紧张又害怕,担心自己能否做好群众工作,尤其是肩负着五里村在2016年实现脱贫的艰巨任务。
据介绍,五里村2016年要实现71户206人脱贫,这是个时间紧任务重的差事。驻村通知下发后,袁光玲提前一天就到了村里报到,并立即投身到村里的脱贫攻坚重点项目“立树天泥鳅养殖”工作中。
75亩的泥鳅养殖场建设,袁光玲每天都要到现场查看施工进展情况,同时积极协调群工工作。袁家文一直在外面打工,泥鳅养殖场需要流转他的四分地,村支两委多次与他电话交流,因其提出的要求与政策规定出入太大,一直没有谈妥。袁光玲主动和对方沟通,不厌其烦地跟他讲发展的道理,参与利润分红制度的益处,对方才同意将土地流转。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有群众反映,施工方占用河道问题,她立马召集村支两委,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在五里村,无论走到哪里,袁光玲都手拿一个笔记本:公路今年需要硬化多少公里,是从哪里到哪里,好长、好宽,群众自筹多少,上级补助多少,她就这样不断地记着……袁光玲说:“心里有一本明白账,我才能脚踏实地地找准工作方向,明晰今后的工作思路。”
白天,袁光玲就这样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碌着。晚上,她还要加班加点梳理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在日复一日中用心服务于五里村集体经济发展。
“扎在一线、穿针引线、针针见血。”尤如一颗针的仁怀市档案局副局长赵梅,主动申请担任龙井乡立英村第一书记,她真蹲实驻,暖心付出,对精准扶贫发力。
为让辣椒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赵梅找到驻村派出单位娘家人档案局一起到省农科院汇报,请农科院专家、农牧局果疏站干部到立英村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发展起1000亩辣椒基地。
村里不少贫困户想要发展,却苦于缺乏经验、技术,无力承担风险而不敢行动。通过走访,赵梅了解到村里创业能人赵文学返乡创业,发展水产养殖遇到资金瓶颈,而使鱼苗迟迟不能投放。她就带领驻村工作组咨询相关部门,大胆创新用活政策,以贫困户“特惠贷”入股养殖大户分红模式促民增收。此外贫困户还可以进入养殖场务工,用劳动获得收入实现脱贫。贫困户李支海属牢教释放人员,自身不能发展产业,赵梅就通过这种方式让李支海进赵文学水产业养殖项目就业,每月得到收入3000元。
“火车要跑得快,火车头很重要”。针对立英村班子不健全现状,赵梅和工作组成员积极寻找村中创业能人,并培养发展能人进入村级班子,充实村级班子后备力量,以更好地发挥村级党组织火车头导向作用,目前已将立英村知识青年林远蛟纳入支部后备干部培养。
驻村的日子里,她们实现了华丽转身,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誉,让贫瘠的土地散发出阵阵芳香,是第一书记线上的娘子军。在家中,她们或为女儿、妻子、母亲,承担着一名普通女性的责任和义务;在第一书记的工作岗位上,她们也以女性特有的温和、细腻和坚韧,诠释着能顶半边天的巾帼风采。
第一书记唐继勇(左二)走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