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风月水乡画廊
2016-07-18文丨晓
文丨晓 荷
西塘风月水乡画廊
文丨晓 荷
西塘因矜持与纯粹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一个细雨飘飞的清晨,慕名来到江南古镇西塘,不是旅游旺季,街上人影稀疏,几只船懒懒地停靠在河面上,被雨淋湿的青石板上泛着青黪黪的光,家家户户的门都开着,沿河的窗户轩敞着,悬起竹帘,不时有狗悠闲地坐在大门口,目睹着过往的人们,却不叫不吠,好像早已习惯了这一切。雨中的西塘,一下子攫住了我的心。
小街傍河,人家依水,青瓦白墙,木栅花窗,构成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经典画面。家家户户门前是街,门后是河,河埠头就建在自家的后门口。门开了,有婀娜少妇去水边洗涤;船来了,有健壮船夫撑篙点波。轻舟如梭,柔橹如梦,吴侬软语,巧笑倩兮,一河清流如酒。
西塘地处苏、浙、沪交界的浙江省嘉善县北部,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交界,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唐开元年间,这里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纵横的河道将小镇划分成几个部分,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水很静,雨很轻,飘飘洒洒的落下,河水就成了被精细磨砂过的玻璃了,温润平滑,明亮但不刺眼。打破平静水面的是水上游动的船只,船桨慢慢划过水面,河水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只是原本平静无声的水面,还有岸边民居飞檐翘角的倒影,都被化成了闪烁不定的碎片。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著称。西塘水网交错,河道纵横。清凌凌的河水滋养着西塘人家。沿河望去,岸是琴,石砌的河埠头就是琴键,在河的两侧次第排开,弹奏出一江清音。河多,桥自然就多,一会儿上桥,一会儿下桥,没多久便已过了数十座桥,仿佛这些桥一直蔓延到天尽头。古人为这些桥取的名字又是那么的雅:安仁、安善、五福、永宁、清宁、环秀桥、狮子桥、卧龙桥、送子来凤桥……桥都小而窄,静静地跨在河上,从桥上望去,能望到大半个西塘。
河水将市镇分割成碎片,桥又将碎片连缀起来。每一座桥就是一本古老的书。明代建桥时有凤鸟飞来呈祥瑞之兆而得名的来凤桥,最能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被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原因是古人考虑到当时女子有缠小脚的陋习,迈步子小,台阶不方便行走,于是做成小斜坡供女子专用。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的环秀桥,高高的桥身好似一道白色的长虹卧于水上,半圆形的桥孔与水中的倒影合二为一,合成一个碧玉圆环,犹如一首优雅的古诗,“船从碧玉环中过,人在彩虹带上行”。走在桥上,人便融入彩虹与月光的浪漫当中。国际影星《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梅利尔来到西塘,也走过这座廊桥。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有当地戏迷在桥上自娱自乐吹拉弹唱,将江南水乡的休闲惬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塘的第二多是弄多。西塘有100多条弄,超过百米的就有5条,最狭的仅半米,两人很难擦肩而过。这些姿态不一的小弄,只有亲自走一走,才会有走进古镇的真实感。在西塘的弄堂中,名气最大的是石皮弄,长不过68米,宽不到1米,整条弄的路面由166块条石铺就,条石厚仅3厘米,如石头的一层薄皮。试想,要将花岗石凿得如此之薄是何等的困难,石皮弄也因此而得名。据考证,石皮弄与东面的种福堂、西面的尊闻堂建筑年代相仿。小小的石皮弄只是两群老宅子中间的狭道而已,走在石皮弄,左右两边的百年高墙会挟迫得让你透不过气来。而最典型的宅弄,要算是种福堂内的陪弄子。过去,大户人家平时不开正门,陪弄就用来连接边门,让一家人进出。有趣的是,陪弄没有窗户,终年见不到阳光,仅靠天井里的一点自然光日照,这又和江南水乡大户人家建宅的理念十分吻合,“银不露白,暗可藏财”。不经意中你会感受到一种时光的轮回,恍如走进了一册尘封已久的历史线装书里。
这些小弄还是一根根的网绳,将整个小镇联成了一张网,从每一点出发都可以到达任何地方。走进这张网,就像走进诸葛亮的八卦阵,绕来绕去找不到出口,否则就得不停地打听,问到最后自己也懒得张口说话为止。所有的弄都只有头上窄窄的一线阳光,即使是烈日下也透着丝丝凉气,两旁是斑驳的墙,脚底是凹凸不平的砖,而青苔正沿着墙角慢慢生长……一切都让人感到那么久远,恍若隔世。
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近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若说河埠如琴,那么河边的廊棚则如一支长长的洞箫了。为了遮风避雨挡太阳,河边的人家将门前那条小小的石板路盖上了顶棚,由一根根圆木柱支撑着倾斜向河的方向,倘若有雨,雨水便会顺着斜斜的屋顶落到河里,俗称“一落水“。长长的廊棚沿着长长的河岸蜿蜒向前,成了西塘独特的风景。
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悠久的历史。这里人才辈出,明代至清末的427年间就有进士19名,举人31名。早在战国时期,伍子胥辅佐吴王为修水利,留住西塘;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钱塘做官,偶游祥符荡作《上元过祥符寺》诗一首。很多名人雅士都跟古镇有关,难怪这里的店铺中最多的要数书画店了,他们经营的水墨丹青沿河岸一路铺排过去,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几步路就会看见一个书画店,店里出售的大多是小镇上的画家亲手描绘的,画的内容也多是水乡的景致。想必是这里的景色实在太诱人了,只有借助画笔才能抒发画家的激动之情,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有,装裱在精致的画框中,每一幅画都像是用剪刀细致地裁下一小片古镇风景镶嵌起来,让游人带回家细细回味。
西塘犹如一位曼妙的江南女孩,几千年来默默地守住水乡的寂寞与宁静,直到今天,大都市的人们才发现:西塘因矜持与纯粹充满了诗情画意。感觉中,江南的古镇应该像西塘这样,闲适中带一点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