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有特色 “做”有实效

2016-07-18文丨李英华

遵义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两学新区红色

文丨李英华

“学”有特色 “做”有实效

文丨李英华

遵义师范学院(胡志刚/摄)

开展学习教育是一场接力赛,越是深入推进,越应锲而不舍;越到百尺竿头,越要奋发进取。如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已在新蒲新区蔚然成风。

新蒲新区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把学习活动向下延伸,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紧紧把握学习教育向广大党员拓展这一基本特征,在组织推动基层支部“活”起来、基层党员“动”起来上谋创新、下苦功。

统筹谋划 学在深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贵在抓好“学”这个基础。新区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绝对多数”转变的经常性教育来抓,按照“不少一个支部,不漏一个党员”的要求,统筹规划,夯实“学”的基础。

在“学”的过程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它省份的发展新路的殷切希望,深刻认识“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和对扶贫开发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要思想。

与此同时,利用正反面典型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学习党的历史,强化党性与国情教育,学习革命先辈和文朝荣、邓迎香、袁贤忠等身边先进典型;从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

坚持红色传承,在体验中学。依托遵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先进事迹,讲好遵义故事、讲好新蒲故事,开展红色体验、铭刻红色印迹、再现红色精神。六月初,礼仪新城指挥部礼仪社区的广大党员,深入到娄山关开展重走长征路、翻越逃生墙、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促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

拓展学习内容注重搞好结合,新区做好“自选动作”。在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同时,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又结合新区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委对新区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区党工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创新方式 营造氛围

谋定而后动。新蒲新区不仅在组织领导上做到了全覆盖,在分类指导、学习层次、问题整改等方面,也都考虑周全、措施到位、针对性强。

为不断推进和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新区积极开展“八个一”活动,大力营造学习教育氛围。即,“一次动员会”要求讲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结合行业实际明确简洁、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一项公开承诺”通过“两学两守两为”誓师会,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守纪律、守规矩,清廉为官、事业有为;“一次重温入党誓词”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组织纪律,增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一次警示教育”以案为鉴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正确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一次民生体验”要求党员以普通群众身份,以服务对象身份,到服务窗口了解办事程序是否简便快捷,是否满意,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为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一次讲故事比赛”用好遵义红色资源,讲好遵义人物故事,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沙滩文化精神,彰显新时代的精神面貌;“一次红歌比赛”通过红歌比赛活动,激发党员爱国主义情怀,弘扬革命传统,争做优秀党员;“一次理论测试”就《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一次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计入干部个人档案,并将成绩纳入年度考核。

形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格局,防止学习教育“一锅煮”。对农村党组织,突出示范引领,通过“党的声音进万家”,结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机关干部挂镇包村包户开展精准扶贫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等,采取基层党员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讲话精神进村入户、入脑入心。依托园区、楼宇、市场、协会及入驻新区的企业等抓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

新蒲新区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摸清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多方联系查找流动党员、“口袋”党员,理顺了党组织关系。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紧密联系工作和生活实际,边学边查边改,把功课做在平时,把功夫下在平常,做到解决问题目标明、靶向准,动真格、见行动。对不愿为、不想为、缺乏担当的党员,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觉悟;对不会为、不善为、不适应新形势任务要求的党员,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素养能力;对胡乱作为、违法乱纪的党员,严肃法纪、严肃处理。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督查和暗访10次,印发通报3期,给予通报批评单位18家,诫勉谈话9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与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相结合,根据区党工委书记对所属党委(党组)述职点评问题,下发党建问题整改清单66条。

亮出实招 做在实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

“学”得好不好、“做”得合不合格,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工作上。区内各级党组织纷纷亮出实招儿,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边学边改,确保学得深入,做得扎实。

区政法委通过建立学习清单“养元补钙”、建立问题清单“宁神醒脑”、建立责任清单“强筋壮骨”的“三张清单”高位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筹组织指导协调各镇(中心)、区直有关部门化解矛盾纠纷211件,办理信访事项170件,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17起,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6件。

新蒲镇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下基层、上一线,亲力亲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研究梳理,逐一进行整改,并积极推进创建工作的落实;同时,通过开展“讲、学、议、评、考”五位一体的主题活动,已累计开展党员集中学习22次725人……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区上下针对问题列清单,明确整改落实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及时将问题清单转化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整改清单。

此外,新蒲新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争做“六个特别”的新区人、“红色基因传承者、绿色发展推动者、对外开放排头兵”和“五个先锋”正蔚然成风。

新区成立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从一张白纸开始,一张蓝图起家,不等不靠,一岗多职、一职多用、一专多能,“5+2”“白+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推动开发建设,获得了王晓光书记“六个特别”的评价。

“‘六个特别’的精神是我们新区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蒲新区的根,是新蒲新区人民的灵魂,新区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突出‘六个特别’精神这个特色。”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鲁成军如是说。

扎实推进党建扶贫,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35655”工作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党建扶贫工作。

一是围绕“出点子、找路子、帮票子”三大责任扎实推进党建扶贫工作;二是实施贫困村“五项工程”,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服务阵地升级”工程、“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强村富民”工程、“雁归兴村带民”工程、“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三是编制“六类责任清单”,明晰全员扶贫职责;四是建立“五大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五是争做“五个先锋”,引导党员争当抢抓机遇、用好政策的先锋,争当勇于担当、攻坚拔寨的先锋,争当开拓进取、走出新路的先锋,争当真抓实干、推动落实的先锋,争当严于律己、守住底线的先锋,为加快打造“五个新蒲”,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5655’工作机制是新区党建扶贫的有效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党建扶贫机制。”区组织人事处处长曾义说。

目前,新蒲新区的樱花谷、漫花谷、红叶谷,十里荷塘助推了村级经济改版升级;新蒲经开区以智能终端产业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成为全市的排头兵……

开展学习教育是一场接力赛,越是深入推进,越应锲而不舍;越到百尺竿头,越要奋发进取。如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已在新蒲新区蔚然成风,经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洗礼的各级干部,必将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注入强大活力。

猜你喜欢

两学新区红色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写好“四字”文章 抓实“两学一做”
追忆红色浪漫
将“两学一做”深入日常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