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引领人居未来
2016-07-18何玉梅
文丨记者 何玉梅
绿色建筑 引领人居未来
文丨记者 何玉梅
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相比,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建筑产业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遵义医学院一号体育馆(胡志刚/摄)
提到造房子,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泥泞遍地、飞尘扬天、人头攒动的场景。但事实上,建筑现场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干干净净、不见扬尘,造出来的房子也可以是节能环保的。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环保建材,再通过地方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扶持,绿色建筑将引领名城人居未来。
强化产业扶持
近年来,遵义市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逐年增大,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建筑产业仍是一个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比较高、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以及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究其根本,出路就在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
绿色建筑,一般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符合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按技术应用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3个等级。而建筑工业化,通俗地说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
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相比,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建筑产业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此外,对于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促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推动绿色建筑工作的开展,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遵义市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建筑绿色化。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考核评价。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加大力度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所规定的各项制度。正式出台《遵义市绿色建筑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
强化目标监管,进一步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事件。落实责任制,实行问责制,对不能实现责任目标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创新体制机制,延伸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监管,创新绿色建筑的监管模式。前移新建建筑监管关口。在城市规划审查中增加对建筑节能和绿色生态指标的审查内容。在新建建筑的立项审查中增加建筑节能和绿色生态的审查内容。将建筑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强度、再生水利用率、建筑材料回用率等涉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指标列为土地转让规划的重要条件。
——实行激励措施,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市人民政府设立绿色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扶持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标准制定,采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能效测评、宣传普及、相关配套能力建设等工作。申请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并获得三星级的绿色建筑,其按规定支出的评价标识咨询委托费用从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绿色建筑节能专项资金中予以补助。
——增强能力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建筑节能服务能力建设,在建筑节能运行和改造中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引进和培育专业服务管理公司。加强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等机构和人员的培训,将绿色建筑作为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考试和相关企业资质申请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明确目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管理能力。建立住房城乡建设、财政、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教育、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参加的议事协调机制,统一部署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以及供热计量改革等重点工作,要建立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突出三大亮点
遵义根据自身市情特色,颁布实施《遵义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细则》,突出绿色建筑的监督和管理,侧重于补短板。纵观《实施细则》,主要有三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自2015年7月1日起,尚未进行施工图审查的政府投资类项目、保障性住房以及城市中心城区内尚未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的单体2万平方米以上(含地下建筑面积)大型公共建筑、10万平方米以上(含地下建筑面积)住宅小区,必须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2016年底,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全市绿色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2017年,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城中心城区内所有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全市绿色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2018年,全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全市绿色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第二个亮点是严格把关项目审批与规划设计。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请报告、备案申请表等相关项目文件,在相关章节中应增加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对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节能方案分析章节中增加绿色建筑方案分析简述,主要包括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初步技术方案、效益分析。
申报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项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初审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评审,通过评审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公示,并颁发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申报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项目,报经市、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评审。
第三个亮点是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在招标文件和相关合同中明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筑工程材料供应等单位关于绿色施工的责任。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施工准备、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进行协调和监督。项目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施工招标文件应当明确绿色施工要求,并提供相关资料,施工单位应当在投标文件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并将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增量成本费用在投标报价中单列。项目单位应将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作为技术标评审条件,绿色施工方案评审分值在技术标中的权重应当不小于 20%。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施工方案专篇,确定绿色施工控制流程和绿色施工技术,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监理单位应依据绿色建筑标准、工程设计文件,对施工单位制定的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负责对绿色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
政策支持务实可操作
坚持政策引导,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投资、税收、价格等经济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的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支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和“禁实”的税收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位于汇川区“国家火炬计划遵义航天军转民(团泽)产业基地”的遵义恒瑞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一条“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全自动生产线,年产各种不同规格隔墙板45万平方米左右。2015年5月,该公司生产的“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经“国家质检中心-贵州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其产品通过“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及“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是新型装配式墙体材料,可用于建造性能优良的轻质隔墙。该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力、抗震力及吊挂力强,无放射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板面尺寸精确、平整度高、收缩值小等优点。据悉,欧美国家已经使用该产品超过15年之久,在我国新疆、广东、华东、云南、四川等地区已广泛使用。
据公司总经理王毅介绍,由工厂标准化制造出的墙板尺寸精准、物理性能稳定。现场施工时采用拼接装配,无需构造柱、配筋带或圈梁,门窗无需过梁,可以独立使用而不需要任何辅助结构;无需大量的砌筑砂浆;安装完成后无需抹灰,墙体综合施工效率显著提升,熟练工人平均每个工作日可安装40-60平米HRD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墙体,施工效率是砌块式墙体的3-5倍。
位于遵义县鸭溪电厂旁边的遵义县翔辉环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业建材生产企业。其产品具有轻质高强、隔音吸声、隔热保温、抗渗、防火、抗震、尺寸精确、可加工、经济环保等诸多优良特性,是以单一材料即可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2012年度荣获贵州省加气混凝土协会优秀企业、2013年荣获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产品质量一等达标企业”称号、2015年荣获贵州省(省级)新型墙体材料示范企业。
截至2016年上半年,翔辉环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10年累计生产销售量已超250万立方米,与各大国企、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及民营企业等合作工程项目达600多个,有力推动了遵义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型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