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天都是新的

2016-07-18

遵义 2016年20期
关键词:办事处街道居民

文丨记者 陈 涛

每一天都是新的

文丨记者 陈 涛

“群众之事无小事”。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善于从群众的立场来分析和思考问题,在与辖区居民相处时,不忘把党组织的温暖传输给居民,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居民……

游走在上海路,阳光透过梧桐树,一点一点映在行人身上,让人感到温暖而美好。路上,遇见家住汇川区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北新社区的仇大爷,他说起居住的社区亦是一脸笑意,“现在,我们社区封闭楼道灰洞、给绿化树修枝、规划了停车位、开辟出休闲场所……原来脏、乱、差的小区焕然一新变得宜居。”

为此,仇大爷还特意写了一封表扬信诉说社区的点滴变化,他表示写信的目的是为社区领导“求表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一直以来,上海路街道办事处突出“两学一做”特色,把握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重点在改的思路,完成了一场内外兼修的思辨之路,让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街道社区靓起来

“……居支两委敢为先,五新五变措施实。包保单位靠前帮,齐商北新发展热。干群同心共甘苦,旧区新貌居民喜。五加二来白加黑,同步小康率先驶……”这是北新社区居民们都会朗诵的“五新五变”七言诗句。

家园的改变,带来的不只是面貌的改变,更是每个人由外而内的焕然一新。夜幕降临时来到北新社区,大爷大妈们便跳起了坝坝舞,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区还利用远程教室开设“道德讲堂”,成立文艺宣传队,开设京剧班、腰鼓队、健身队等戏剧和舞蹈队伍。

居民们把这些好事实事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有意见和问题也主动找社区反映。“现在社区里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参加集体活动的多了;扯皮吵架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游荡犯事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谈及现在的北新社区,居民们如此点赞。

年近古稀的陆某某,过去不参与社区活动,甚至拒交卫生费,对社区工作不时说些风凉话。现在,他同老伴一起加入社区志愿巡逻队,时常义务维修社区休闲座椅,上了社区道德榜。老人笑着说:“前些年社区环境差,自然有很多抵触情绪。现在社区环境一天天变好,气也顺了,当然这还多亏侯主任哟!”

社区居民口中的侯主任是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侯佐红,他从去年初包保北新社区以来,就针对社区流动人口多、居住人员复杂、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基于此,侯佐红以“支部引领、社区服务”为导向,提出在北新社区打造“五新五变”家园——开拓新思想,凝聚力变强;创建新平台,服务渠道变宽;树立新作风,服务质量变优;培养新能力,发展速度变快;打造新环境,居容组貌变美。

侯佐红说道:“改变北新社区面貌除了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外,关键是要为居民办实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抓起。”

松庄小区数千居民进出的必经步行梯坎损坏严重,地面凹凸不平,而社区老弱病残较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是由于维修费用大而一直作罢。于是,北新社区多方筹集资金,硬化路面,重新翻修梯坎,确保居民安全出行。同时,封闭楼道灰洞,新建10个垃圾池,修剪百余棵高大树木,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户多,进医院困难,社区特成立白天使志愿服务队、慢特病自管小组和康复中心,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讲座,免费上门医疗,为社区老、弱、残疾困难群众免费康复理疗。“四点半”平台则开展读书活动、义务劳动、文体活动等,解决社区孩子放学后无处去、无人管的问题。创建再就业服务平台,摸清失业和待业人员家庭、专长和就业意愿等情况,及时对接人社、民政、商会等相关部门,定期为他们提供实用技术培训。设置社区法律咨询点,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每周开展一次群众法律咨询协调接待日……

“当时,为了封闭楼道灰洞,居民意见太多,我只好召集大家开‘坝坝会’,并拿着话筒站在人群中间,倾听每位居民诉求以便一一作出回答,好让居民们的心声都能说出来。”回想第一次与北新社区居民们“打交道”的场景,侯佐红还记忆犹新,无论怎样,让居民生活在一个美好舒适环境是社区追求的目标。

为民服务强起来

曾经的北新社区被人们称为“最恼火社区”,而今在上海路街道办事处的引领下,推动了社区的新、社区的变。侯佐红告诉记者:“除了将北新社区这块‘硬骨头’啃下,我们还把同样的思路运用到其他社区,希望用一种成熟的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

随着上海路街道办事处的不断发展,涉法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为此,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巩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体系,开展好基层法律服务,在各个社区各派驻一名专业律师形成律师每周定时进驻社区坐班的工作机制,让基层法律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管辖涵盖南京路、人民路、珠海路、厦门路、广州路等经济文化商圈的乌江恬苑社区是汇川区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社区的着力打造点。楼宇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社区工作带来了新考验,每到年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和各类经济纠纷时常发生。由此,社区会同市司法局,在辖区丰乐学府小区成立了全省唯一的“驻小区人民调解室”,将司法援助、人民调解带进小区、楼栋,做到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经济和社会矛盾纠纷,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社区零发案、居民零犯罪、事故零发生、矛盾零激化、服务零距离”,以“五零”社区创建为总目标,上海路街道办事处真正提升平安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随时都有治安巡逻车巡逻,有30多个高清摄像头监控,环境又优美,住这样的小区安全!”乌江恬苑社区的退休老人冯建章讲道。

广州路阳关E版由于是开放式小区,过去经常发生入室偷盗,平均每月就有3至4起偷盗案件发生,张继英就是这里的住户之一。她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家里的笔记本电脑连续被盗两次。”后来她找到社区,由社区向区政法委反映此情况后,按每户500元的补贴给小区安装了防盗门。

御景湾、丰乐学府、阳光E版三个小区背街小巷由于无路灯照明,时常发生打架斗殴和抢劫事件。接到居民反映,社区立即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现在,80余盏路灯已在三条背街小巷全部安装完成。辖区偷盗类发案率降低,居民们安全感增强。

“没想到如今能有一家自己的粮油店,日子越过越好了,真不知怎么感谢社区工作人员才好。”茅草西社区的下岗职工刘汉碧和丈夫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下岗后,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多年来家庭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拮据。近两年来,社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充分就业”政策福利,帮她联系店面,使50多岁的刘汉碧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如今还是一家放心粮油店的老板,每年3万多元的收入让全家人生活得到保障。

像刘汉碧这样由社区帮助解决就业的人,在茅草西社区达千余人次。原金山机械厂和面粉厂的下岗工人大多数居住在此,而使茅草西社区成为下岗职工较多的贫困社区。正因此,社区依托“充分就业”政策,通过举办多形式文艺活动,张贴就业海报,发放宣传册以及每周一开展的再就业培训班,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困难户再就业。

如今,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享受到健康、安宁、幸福、快乐的社会生活,正在上海路街道办事处陆续上演。

茅草西社区举办邻里节活动

幸福歌声唱起来

放眼上海路街道办事处所辖之处正日趋靓丽。一个个小区布局合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街小巷的道路平整了,路灯亮起来了;社区居民们的欢声笑语时时传来……这是让改革红利落在老百姓身上的最真实体现。

“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坚持党工委委员‘一对一’挂帮基层支部制度,以‘三新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五服务’为抓手,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如此明显成效。”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黄涛如是说道。

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上海路街道办事处严抓细抓理论学习,利用多样化平台推送相关资讯,确保党员学习培训全覆盖。严抓实抓专题讨论,制定整改措施,真正做到以思想自觉促进行动自觉。抓活抓实“党员活动日”活动,开展“两学一做”知识竞赛、“书约•快乐阅读”文化沙龙活动等。创新方式上党课,利用身边事、身边人来感染广大党员。积极组建宣讲队伍,传递党的好声音,推动总书记讲话精神进社区、进楼栋等。开展民生体验,深入实施党建扶贫,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需的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侯佐红表示,面对新常态下的发展重任,必须要有干事的激情和能力,更有干事的担当,能以务实有效的举措和优良的作风推动发展。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围绕党工委的中心工作侯佐红积极出谋划策,在北新社区创新提出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服务小组+党员楼长+党员”的“楼组党建”模式,实现了楼组中党组织身影的全覆盖。针对荷花池社区多是永佳厂、一厂、九厂的改制人群和新修楼盘的外来人口组成的实际,他突出特色打造了以关爱老人、儿童、流动人口、残疾人为主要内容的“书记项目”,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群众之事无小事”。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善于从群众的立场来分析和思考问题,在与辖区居民相处时,不忘把党组织的温暖传输给居民,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居民……

猜你喜欢

办事处街道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纪事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建立及其活动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街道等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