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18孙玉财冯子轩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瑞安325200

孙玉财,冯子轩(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瑞安 325200)



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玉财,冯子轩
(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瑞安325200)

摘要:目的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探索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方法。方法将60例囊肿性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同时口服中药(海藻玉壶汤加味)及外用夫西地酸软膏,疗程12周。2组均常规消毒冲洗囊腔,用针头斜面对囊壁进行部分剥除,治疗组将丹参针注入囊腔内,1次/周,患者均于3个月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满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囊肿性痤疮;丹参针;局部注射

囊肿型痤疮是重度痤疮的类型之一,多因治疗不当或挤压导致局部形成囊肿性皮损,同时伴发不同程度的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治疗后疤痕的形成往往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等,但疗效不甚满意,抗生素的耐药性和维甲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自2013年10月—2015年1月采用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中有关囊肿性痤疮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皮损中除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外,伴有炎性结节与囊肿,结节、囊肿数目在3个以上。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3~35岁,平均20.6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1.2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3~34岁,平均19.7岁;病程2.5个月~7年,平均1.1年。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见结节、囊肿者;②年龄13~45岁。③治疗前1个月内未用过与本病相关的内服药及其他治疗方法,1周内未用过与本病相关的外用药。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本病治疗并保证完成疗程资料完整者。

1.3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晕针、晕血者;③过敏体质或瘢痕体质者。②对本药及其药物成分过敏者。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⑤合并有精神病及血友病者。⑥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

1.4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口服中药(海藻玉壶汤加味):海藻20 g,昆布15 g,当归15 g,陈皮10 g,连翘12 g,半夏10 g,川芎10 g,青皮6 g,贝母15 g,黄芩15 g,苦参10 g,天花粉20 g。1剂/d,水煎早晚分服,治疗12周,及外用夫西地酸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批准文号:HC20090033)。2组患者首次就诊均常规消毒,先用12号针头将囊壁刺破排出脓液,并用针头斜面对囊壁进行部分剥除(纵横交错反复刮除),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直到无分泌物抽出为止。治疗组将丹参针(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7)注入囊腔内,为防止药液溢出,按压针眼3~4min。每个皮损注射量0.1~0.2 mL。1次/周,每个患者3个月后判断疗效。

2组疗程均为3个月。在服药期间患者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睡眠充足,避免不良精神刺激[2]。

1.5疗效观察2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

1.6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分别观察皮损情况,对囊肿缩小程度进行评估做出评判。参照A.R.Shalita疗效评判标准[3]制定。痊愈为皮损消退>90%,显效为皮损消退75% ~89%,有效为皮损消退50%~74%,好转为皮损消退25%~49%,无效为皮损消退<25%或加重。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2不良反应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所用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病,易于复发,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公认的毛囊内寄生的细菌,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是发病的一种重要因素[4]。囊肿型痤疮是其中最严重的类型,多因治疗不当或挤压引起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炎,导致局部形成囊肿性皮损为主,同时伴发不同程度的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常发生在双下颌部、面颈部,其次是胸背部。陈达灿等[5]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素体肾阴不足,相火过盛,加之饮食失调或冲任不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刘忠恕[6]认为是由于肺胃郁热,痰湿之邪不能下泄而郁于内,上逆熏蒸皮肤而发。欧阳恒等[7]认为本病常由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有脾胃湿热、热毒、肺热、血瘀痰凝等类型。总之,中医学认为囊肿型痤疮由各种原因所致风热、痰湿之邪阻滞经络,使气血瘀滞,经脉不畅;或肺胃湿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阻于颜面肌肤,日久则化热化毒逐渐形成结节囊肿。

由于囊肿型痤疮囊壁大而且不规则,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均有炎症,易形成窦道。其内容物以脓血水为主,待炎症消退后囊壁不明显,故不易分离。分布又是面部为主,且为多发,不适合手术治疗。术中用针头斜面对囊壁进行部分剥除(纵横交错反复刮除),对囊壁部分剥除,使其囊壁点片形受损,后以肉芽组织填充,以增加囊肿性痤疮的治愈率,减少其复发。

本研究采用丹参针局部注射治疗囊肿性痤疮,丹参针成分是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凉血消肿、活血化瘀、除烦安神等功效。丹参酮为其脂溶性提取物,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丹参酮具有对痤疮丙酸杆菌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此外,还有较温和的雌性激素活性和抗雄性激素的作用以及皮脂腺抑制作用[8]。

海藻玉壶汤原用于治疗瘿瘤肿块.是明朝陈实功所拟,用之加减治疗囊肿性痤疮,取其行气、化痰,加上活血化瘀的中药。使结者散,壅者通,以达到囊消肿退的目的。复加天花粉、黄芩、苦参三味中药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既善清肺胃之热,又擅养胃阴而生津止渴,兼可解毒活血消痈。煎液体外实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9]。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善清中上焦湿热及肺火。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之中尤善除下焦湿热。实验研究黄芩苷、苦参碱等中药单体可能对皮脂腺细胞增殖或脂质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脂质的分泌,这或许是治疗痤疮的机制之一[10]。

夫西地酸是梭链孢酸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梭状芽孢菌、表皮葡萄球菌属非常敏感。具有抑菌杀菌和抗炎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其抗菌机制是通过干扰延长因子G来抑制核糖体的易位,从而阻碍细菌蛋白的合成,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避免了与其他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11],以达到有效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本临床观察表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囊肿型痤疮可以有效解决药物难吸收和复发率高的问题,笔者过去1年来将此方法应用与临床初步观察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5-1166.

[2]孙玉财,冯子轩.八珍汤加味联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45(10):41-43.

[3] Shalita AR,Berson DS,Thiboutot DM,et al.Effects of tazarotene 0.1%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vulgaris:pooled results from two multicenter,double-blind,randomized,vehicle-controlled,parallel-group trials[J].Clin Ther,2004,26:1865-1873.

[4]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725-726.

[5]陈达灿,褟国维.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0-284.

[6]刘忠恕.现代中医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298-299.

[7]欧阳恒,杨志波.新编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70-472.

[8]王昕.丹参酮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J]光明中医,2011,26 (7):1514-1517.

[9]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

[10]鞠强,夏隆庆,尹兴平,等.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苦参碱对SZ95皮脂腺细胞增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1):662-664.

[11]毕新岭,顾军,温海,等.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9):546-548.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709(2016)01-0045-02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