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2016-07-16范全明

中国市场 2016年2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

范全明

[摘要]高职院校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对构建符合高等教育、体现职业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现实中,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误区或缺失,文章在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拟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建设校园文化的对策与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207

1前言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历史文化底蕴传承、育人模式等的显性载体,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文化积淀不深厚的高职院校来讲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认真厘清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的问题。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2.1功能定位不明晰

当前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技校等升格而成,学校教学和管理者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只注重扩大校园面积和校舍规模以及档次的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和高档化等外在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就业百分比、技能大赛等问题,忽视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过分强调校园文化的控制、导向、凝聚、激励功能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等物质功能。更有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并未从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出发建设校园文化,片面地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规划、培养目标等割裂开来,这极大地限制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2.2“职业”文化不明显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比较晚,认识也比较片面,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就不知何去何从。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原来的中专或技校升格而成的,部分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中专或者技校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目标,其配套建设的校园文化自然就存在定位过低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满足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有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地将校园文化定位和普通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致,忽视高职教育特征和规律,没有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文化建设缺乏人才素质等,而一味地模仿、抄袭和复制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2.3保障条件严重滞后

一是规划设计不足。由于较多高职院校成立不久,校园建设整体规划缺少稳定性和远瞻性,或因区域规划的限制,处于东拼西凑的窘境;或规划设计不足,校园建设凌乱。二是经费不足。由于校园兼并、规模扩张等原因,不少高职院校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校区,虽然多个校区扩大了学校规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多个校区往往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集中投入,原本就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使用,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缓慢。

2.4教风学风培养艰巨

学校的学风与教师的教风是高职院校精神层面文化的重要体现,良好教风和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核。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风、学风的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差距,有的学生在经济、生活、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存有困惑,由此造成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钻研性相对欠缺,这些都是影响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考量的重要内容。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3.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文化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的基础,打造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首要任务就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显职业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要处处突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职业特色不仅要从宏观的建设规划中体现,如建设配套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图书馆等,也需要从细节着手,从方方方面面显现职业特色,譬如在教学区域张贴专业与行业杰出人物的成果、优秀校友事迹等宣传资料;在校园内布置具有职业特色的宣传标语、格言警句等。使身在其中的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所属行业的职业化气息,从而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增强学习进步的动力。

3.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塑造文化内核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的核心内涵,也是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环,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对学校的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职业导向性强,因而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把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体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以培养、熏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职业素质、正确的择业观念为导向,突出高职特色,在保持良好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实现创新。

3.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固化文化传承

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校园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为了顺利地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具备自身特色、适应自身发展的制度文化。一是教学制度文化建设。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效果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二是管理制度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抛开传统的与学生对立的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制度的建设。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舆论阵地不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还要结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建设,构建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舆论平台。

3.4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强化文化养成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日常行为的集合,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学校要对师生员工经常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训,通过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将院校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逐步渗透到他们的头脑中去,求得一种亲和力和心理上的共鸣。加强行为方式引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学生各项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行为素质的培养,把包括职业礼仪、道德、待人处事、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相关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去,使学生在学校里就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为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做准备。管理人员群体是和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在文化建设中要做到未雨绸缪、掌握大局、以身作则。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内的每一个要素都扮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不能缺少、不能替代,只有系统认识、系统分析、系统发展、系统整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德智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探讨与建设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2]李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思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3]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4]倪赤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与特色探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4).

[5]孙季勤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J].职教论坛,201.1(8).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