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大学生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

2016-07-16李睿阎小芹

中国市场 2016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睿+阎小芹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作为安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意识具有引领作用。文章从主动安全意识的概念入手,从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进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等方面提出了主动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充沛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为“平安校园”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主动安全意识;校园宣传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7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1]校园安全,特别是高校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管理又是高校安全的重中之重。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和重要客体,人的安全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主动安全意识概念界定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被害、失联事件,更从根本上暴露了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局限性。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大都停留在安全技能的宣教和普及上,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相对不足。笔者认为,安全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安全意识的引领,安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就不会自觉和持久。安全意识,特别是主动安全意识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主动安全意识,是指对潜在的未知风险具有较强的预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和控制风险及危害的发生。作为高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工作方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对于隐患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最后,这些意识始终在大脑里跟随。在进入高危情境后,这些意识就不断地提醒自己,从而消除人为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意识对客观事物属性的认知程度如何,对人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要让安全驻足于人的意识中,必须依靠安全教育培训和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只有清晰地感知到周围的客观环境,才能为排除安全隐患奠定认识基础。同时,只有意识并认同这些安全隐患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预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培养方法

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更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学习和领悟。作为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培训要做到系统化、常态化,按照培训计划在不同的时期和时机在学校各个层面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知识,让安全警钟长鸣,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将不安全现象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不定时地渗透到学生所在班级中、寝室中和社团中,逐步剔除大学生的不良意识。同时,要注意创新工作方法,改变传统的单向的、一对多的培训方式,培训前通过校园网站、微信或QQ给学生提供培训资料(文字、视频、PPT等),在培训现场采取讨论式和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使学生在思考中主动地内化知识,增强培训效果。

2.2安全教育进课堂

推进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选择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与有时效性和创新性的方式结合起来,加深大学生对安全隐患和危险的警觉性和敏感性,并将安全概念转化为具有能动性的自觉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安全场景,让他们依据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主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老师点评。使大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必备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内化安全知识,掌握实用的安全操作技能,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在遇到危险时能应对自如,对潜在的危险能主动防御,实现培养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的主动性的目的。[2]

2.3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

校园宣传是从学校层面上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引导和熏陶。在安全宣传过程中,既要使用宣传栏、海报、横幅、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又要注意使用网络、微信、微博等现代宣传方式,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体系。但是,在宣传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好的校园宣传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既达到宣传目的又不会造成学生的忽视和反感。在安全宣传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比如新生入学、实习实训前、重大安全事件发生时,突出时效性,因势利导,以案释法,从真实的案例中去认识和辨别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汲取教训,防患未然,提升宣传效果。

2.4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校园安全工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渗透力量不可忽视。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比如微信、微博、QQ、校园网站等向学生精准推送安全常识,进行安全问卷调查,组织网上安全知识竞赛,在线学习安全知识,安全视频点播,在线讨论安全问题和答疑等,可以大大拓展安全工作的时间和空间。

2.5开展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

通过组织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普及安全知识,从理论和技能上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养,使学生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及时处置,减轻损失。同时,组织开展人人参与的安全应急演练,扩大安全教育的受众,让每一个人都能主动参与进来,不再作为安全教育的旁观者,使每一个人都能掌握实用的安全操作技能。

2.6开展心理普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心理咨询室积极地开展大学生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建设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积极做好新生的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效率,同时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于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提早发展,提早预防,从而实现阳光和谐校园的建设。

定期召开辅导员心理教育工作交流会。通过交流会向辅导员反馈普测数据报告,提升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升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定期召开心理协调员培训会。与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与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委员在班级当中的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朋辈影响力。

3结论

高校大学生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由意识萌芽发展为意识习惯的漫长过程,最终体现在大学生对安全的认知,对安全的态度和遇到突发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及处理方式上,与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紧密相关,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所共同关注。[3]主动安全意识建立后,可以使学生明白危险可能来自何处,何时可能发生危险,如何防范,当危险发生时应该如何处置。将模糊的安全知识经验具体化、形象化、数字化,变成人人都愿意去主动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做好预防,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远离危险。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5-10-2.9].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2.9/c_1.1.16983078htm

[2]薛金侠大学生安全意识及其培养路径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倪胜巧,古天伦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J].领导科学论坛,2015(1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