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音乐味和人文味相遇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案例与反思

2016-07-16钟宇张慧玲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铁道心爱琵琶

钟宇,张慧玲

1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2江西省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当音乐味和人文味相遇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案例与反思

钟宇1,张慧玲2

1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2江西省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音乐教学一直在“剑走偏锋”:“思品味和情感味”过重,导致节奏、旋律、音乐感知力、演奏等音乐训练处于边缘地带,致使音乐教学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如何取舍,如何站在建设的立场上进行有价值的甄别、梳理和筛选,应该成为音乐教师的常态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音乐味;人文味;取舍;筛选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对标准的这一提法,我满怀敬意。我只是觉得“情感体验”的开掘也得有一定的限度。事实上,自从新课程新理念一路“逶迤而来”,音乐教学一直在“剑走偏锋”:“思品味和情感味”过重,导致节奏、旋律、音乐感知力、演奏等音乐训练处于边缘地带,致使音乐教学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如何取舍,如何站在音乐的立场上进行有价值的甄别、梳理和筛选,应该成为音乐教师的常态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以下是两教师在小学音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的片段:

【设计一】1.PPT课件出示“1937-1945”,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对,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烧伤杀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犯下了滔天大罪,在这种情况下,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击。

3.PPT课件出示背景材料: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济宁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唱一首歌曲,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4.教师讲解歌曲大意:经过游击战士机智、勇敢的斗争,他们终于连续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后胜利突围,天已黄昏,在战斗的空隙中,战士小坡弹起了土琵琶,领头唱起歌,其他战士也跟着唱了起来,这首曲子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设计二】1.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通过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电影,想看吗?(观看《铁道游击队》部分视频)边听边思考这部影片的名字及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谁知道有关的故事情节?说给大家听听。

2.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了影片中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们祖辈在传唱它,我们的父辈在传唱它,是一首经久不衰的老歌,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首经典老歌的深处,听听它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3.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同名的欣赏曲,大家一同欣赏,仔细听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你能简要说说你了解的这种乐器的情况吗?

两两比较,不难发现,【设计一】具有浓浓的“思品味”,尽管《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要冲淡音乐味,而加重“思品味”。尽管“要想让教学‘活起来’,必须改变以往唯教材是从的狭隘观念”[1],但是如果教师过分地挖掘歌曲背后的道德资源,反会“矫枉过正”,“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事实上,音乐首先姓“音”,而音乐的理解和顿悟有时靠过多的道德情感说教是无法完成的,更何况,过多的道德开掘,已经剥夺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时间和空间。

窃以为,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教学而言,【设计二】更像音乐课,更朴实,更合理。教师只是呈现《铁道游击队》的视频,呈现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旋律,关于主题,关于抗日战争、关于铁道游击队、关于表现了游击队员的什么精神品质,教师都不讲解,都留给孩子们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去理解。事实上,从曲子的反了复聆听中,孩子们自然而热地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观,而这样的熏陶和感悟是建立在孩子们反复品味旋律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靠教师讲解抗日战争就能解决的。的确,把一大串音乐细节和情感涟漪连缀起来,让孩子们在音符的百花园中入境生情才是正道。

作为被赋予了“丰富审美情感”的音乐教育,在其中应该确认什么、肯定什么、赞赏什么,应该警惕什么、避免什么、抵抗什么,实在是“巨大”的问题[2]。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去努力的或许正在于此:避免以讲解道德代替音乐味;同时,避免以唱会背会代替音乐味。

同样的,关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的另一处地方同样要引起我们高度地警觉和敏感,那就是【设计一】的教师在结尾拓展时,大屏幕展示当年作曲家的创作思想,让孩子们从作曲家的创作札记中去感受作曲家对音乐创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设计二】的教师则是在结尾中引领孩子们对比欣赏了这首歌曲的三种演唱版本并强调:这首乐曲原来是独唱,后来被改编成手风琴独奏、合唱等形式,一首曲子能够历久弥新,说明它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那么,大家从不同的版本一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你们用心感受太合麦田旗下实力偶像组合MIC男团首发的红歌单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用心感受其中的时尚元素。

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设计一】为孩子们赋予了道德说教的任务。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又要被灌输人生信条时,他们就会本能地在心理竖起一道屏障。相比较,【设计二】更像音乐课,更深入的开掘到有关音乐的因子,而不是“思品味”,不是“创作味”,不是“勤奋论”。不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尽可能囊括更多与教育相关的元素”[2],音乐教育亦然。的确,“对比欣赏歌曲的三种版本”,这样的设计紧扣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于课堂,同时又延伸于课外,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原野上采撷到更多,品尝到与音乐相关的“音乐味”,这样的教学,不正是音乐教学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1]徐丹梅.音乐欣赏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J].教学月刊,2016,(1·2):59.

[2]郝艳丽.中关村四小的课程故事[J].教师月刊,2015,(7):39.

猜你喜欢

铁道心爱琵琶
铁道小卫士
我的心爱之物
我的心爱之物
琵琶老店琵琶声
荷兰咖啡吧里奇妙的“空中铁道”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心爱的东西
介绍一下你最心爱的玩具吧
跟着铁道达人微旅行探访台湾最美车站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