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之优化

2016-07-16刘慧琴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知识点新课改课程

刘慧琴

宁夏省西吉县实验中学

初中地理课堂之优化

刘慧琴

宁夏省西吉县实验中学

初中地理课程作为文综考试科目中难度较高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因此,关于它的课程改革也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整合着。本文从地理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出发,就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优化带来的地理教学的革新进行探讨。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整合优化

知识与能力作为一对互为表里的“兄弟”,承托着整个教育体系与教育目标。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的衬托,知识就成了朽木死水。而课堂作为知识传授的第一阵地,会对能力的培养产生日积月累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知识性和人文性统一在一起的地理学科而言,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绝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完成的。向课堂要效益,完成课堂的优化与整合,对于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深度挖掘视听素材,提高地理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欣赏品味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发展出了自我意识,但是在心理年龄上还处于稚嫩期,因此,个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深度有限等特点在初中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掌握了学生的特点之后,就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的讲解,知识点的安排也要考虑到难易程度,否则不容易达到课堂实效。比如在讲解各个国家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下当地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的韵律一起摆动起来,在音乐的带动下得到身体的释放,从而拉近心理距离,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选择音乐和视频时,要注意选材的主题是健康向上的,旋律是优美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艺术品位。过于正统的作品,除了知识点的讲解非常清晰明了的之外,尽量不要选择。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排斥的情感。另外,在欣赏音像制品之前,一定要把中心问题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做一个有思考意识的观众。观看之后,要进行深切的交流,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循环往复,形成一套学生习惯的系统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搜集一些片源,扩大资料来源渠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借鉴语外史政课程的教学经验,把多种教学方式引入地理课堂

地理课本身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课程,文科体系的课程基本上都和地理课程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像是地理老师经常喜欢做的3分钟地理角就是一种牵涉文科体系的综合表达。但是因为使用的时间比较久,又没有其他形式进行补充,所以在方式上会呈现出一些单一的感觉。学生因为各自的程度不同,最后达到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常常是以演讲为主,收听的学生也不会达到太好的效果。目前在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方式,它可以适用任何课程体系。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发挥出各自不同的能力,在地理课堂上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比如唱歌好的学生,可以负责各国各民族音乐的展示,朗读好的学生,为大家朗诵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在讲国家地理时,可分别请一些同学事先准备好一些国家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工业产品、娱乐风俗等常识,进行课堂十分钟我来当老师的讲解。其实,通过多种多样的展示,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同时,文科体系中各个课程的联系也变得愈加紧密。另外,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辩论赛、展示墙,让学生们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的深度,有条件的活,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场世界风情表演大会,把全班同学调动起来,参与制作各国国旗、演唱各国国歌、表演各国风俗等等活动,邀请学校的老师和其他班级的同学来欣赏,最后做一个民主评议和打分的工作,激励孩子们将来做得更好。

三、举办地理知识比赛,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国际视野

我们常常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的人,那么,什么是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呢?初中生不可能具有走遍世界的直接经验,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向学生们展示各国的风光、服饰文化、建筑物、风俗娱乐、重大节日等等,这样的展示不应该只在课堂内,更要延展到课堂外,利用一点一滴时间的积累,让学生领略世界的广大。同时让学生把自己严重的世界通过相机和画笔也展示出来,教师要重视这样的展示,做成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学生由内而外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通过展示产生成就感。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学生,也可以进行一些板报大赛,在班级和学校的宣传栏中,表达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这就促使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而我们常说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学生对于世界认识的越深刻,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就越由衷。我们情感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就达成了。

四、通过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随着地理知识的学习,知识点会增多,知识难度会加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学习上的倦怠感,因此在课上的表现就不那么积极,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想一些办法,去调动或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必要的一贯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很重要。比如请学生们在课上积极发言,让学生们统计自己每节课表现,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行检测,成绩分为个人和小组,双项前列的就可以获得积分,一个学期下来,哪一组积分高,可以得到团体奖,个人可以得到个人奖,成绩稍差的学生也可以得到进步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奖励,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被调动起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民意测验和单独沟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可行性的教学调整,最终达到一个双赢的学习效果,使地理这一文综中的“硬骨头”成为学生营养的补给站。

[1]高野.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4)

[2]杨德芳.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

[3]陆家铭.论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0(Z1)

[4]张小红.新课改下中学教学方法之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6)

猜你喜欢

知识点新课改课程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减负问题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