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年级爱打“小报告”的原因及对策

2016-07-16谷莉菊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打小报告集体报告

谷莉菊

许昌市湖滨路小学

浅析小学低年级爱打“小报告”的原因及对策

谷莉菊

许昌市湖滨路小学

小学低段学生打“小报告”的行为较为常见,学生频繁打小报告,不仅会使他们同学关系变得紧张,耽误教学,还影响班级管理。针对学生爱打小报告的毛病,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找到打报告的行为动机,再适时引导教育,以解决低年级学生好“告状”的现象。

低年级学生;打小报告;了解动因;对症下药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爱打小报告,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小报告。虽然这种现象已经是见惯不怪了,但就是这个长期以来的病症,却迟迟得不到根治,一直困扰着我们,甚至曾经把我搞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

学生爱打小报告,通常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动机。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小报告,最关键的问题是先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来打小报告,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1、出于对恶劣行为的不满,正常反映问题

这类学生一般班级荣誉干和集体责任感非常强,一旦有学生影响了班级的集体荣誉就会焦虑不安。当面制止这类学生,这类学生有不听,自己也很无奈,就会需求老师的帮助。

针对这类情况,我们教师对于那些违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不可轻视、姑息。得到报告后应即刻认真调查作出处理。对差生要不歧视,一视同仁,力求公正严明。当然,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和帮助,必须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

2、觉得自己在群体中受了委屈,需要教师的帮助

这类学生一般都是班级中的弱者,在班级中受了委屈,打小报告向老师需求帮助。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对那些确实受了委屈而又没有能力“反抗”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

针对这类学生,我们教师应马上予以帮助,并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帮助其鼓起勇气,增强信心,掌握处理方法,以自己的行动树立威信,或请能力强的学生先去解决、处理这种矛盾,让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减少“告状”的情况发生。

3、想要表现自己,得到老师的注意

这类学生非常爱表现,而一直苦于找不到表现的机会,所以想到了打小报告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就通过别人的过错或失误,来衬托自己。还有的孩子内心深处认为老师偏爱别的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他,去告诉老师别人的不足,来衬托自己的成就,确立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因而他就借一些小事来告状以引起老师的注意。

针对他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心理,我们可以在上课和平时的生活、活动中多一些对他们的关注,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知道其实我很爱他们,很在意他们,这样他们和我只是多了心灵的交流,而少了对别人的揭发。

其次,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最美的自己”、“我的变化”、“我也是很棒的”、“我也很不错”“我值得你们学习”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给了孩子们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低年级儿童找到了一片自由表达的明朗天。巧妙地引导和利用这类学生的“表现欲”,让它成为活跃课堂的催化剂,相信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4、有些孩子嫉妒心比较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

这类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很高的地位。来到学校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会不平衡,产生嫉妒的心理。

对于这类“告状”,我们首先要教育他们学会宽恕,不要做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要学会理解他人、宽宏大量,学会与同学交往并关心、包容同学。让他明白用打“小报告”来解决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在改正自身缺点和错误的同时,也要能够容忍别人身上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友谊。

作为教师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消除学生的嫉妒心里:

(1)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妒忌心理是一种于人有害、于己不利的不道德心理。妒忌者常常处心积虑,耗费心机去算计人,消耗了不少才智和精力;妒忌他人的优越性,内心会很痛苦。因此必须彻底清除,树立起正确的自我形象。

(2)教师还需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干部轮换。给每位学生表现自己、展现才华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价值,都有超过别人的能力。从而正确认识到别人超过自己是正常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3)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经常性的集体活动中互帮互助,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成绩都是集体的荣誉,别人取得成绩应该由衷地祝贺别人。

5、和别人不和,想要中伤和攻击,使之受到惩罚

这类学生,总是盯着与自己有不和的同学身上,一旦发现他们犯错就添没加醋,夸大其事来“告状”,希望与自己不友好的人或自己妒忌的人倒霉。教师对他人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这是最恶劣的告状了,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这种思想,那他长大了就不会和人融洽地相处,也不会有朋友。这种思想很可怕的,他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扭曲孩子的心灵。

对于这类“告状”,我们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矛盾,“打小报告”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老师耐心的引导他们什么样的事该汇报,什么样的事不用告诉老师,并且有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调节解决。

6、试探性报告

低年级的孩子看到别人在做的事情,自己也很想去做,但又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打小报告来试探“军情”,如果老师没有制止或表态,他们就觉得这件事是“合法的”,自己紧接着也会做,如何老师变现出不赞同或制止了被打“小报告学生”。他们便会迅速制止并且自己也不会再做。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不要一味的指责有过错的孩子,要寻找优秀的学生。在点评时,对那些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让有过失的孩子发现,他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让打“小报告”的学生也有一个参照物去模仿。

7、无事生非,引起师生骚动

调皮的孩子为了寻找乐趣,没事找事。引起班级的骚动,自己获得快感。

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可以假装没有听见或根本就不在意。这样的次数多了,他们就会意识到老师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从而打击他们小报告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大小报告的次数或打小报告的行为。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凡事多点理解,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合理对待学生的“小报告”适时地进行教育引导,辩证看待学生“打小报告”的现象。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和妥善引导打小报告者,那么其积极意义将会占主导地位,将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刘守旗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班主任教育艺术.

[2]孙书国.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告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2010年09期.

[3]章乐.小学生“告状”的教育契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4]韩冰.低年级学生“告状”的原因及引导方法.

猜你喜欢

打小报告集体报告
我为集体献一计
12星座打小报告的杀伤力指数
李沆不打小报告
警犬集体过生日
报告
十二星座校园“奸细”
星座谁爱向老师打小报告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