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016-07-16赵杨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加密技术图书馆数字

赵杨

苏州图书馆

浅淡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赵杨

苏州图书馆

本文从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出发,对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方案和建议。

大数据;数字图书馆

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于借助网络来寻找资源满足个人对信息的需求,传统图书馆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数字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很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图书馆在城市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数字图书馆建设已成为现代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网络数据的安全

1.1.1 隐私保护

同国外相比,我国对于隐私保护管理机制以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尚显不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际应用中关注隐私保护问题的数字图书馆数量也有限。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第四条提到:“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此外没有其他进一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对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进行规范。

1.1.2 黑客攻击

在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黑客也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向图书馆发起攻击。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支持的网络数据平台,已完成了不同图书馆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整合和资源共享,这些高价值属性的大数据资源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黑客争夺的资源,黑客可以通过较低的攻击成本而获取较高的数据价值收益。大数据让人变得透明起来,也让黑客攻击更加简单。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攻击高手。

1.2 数字资源的建设

数字资源的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各图书馆独自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造成诸多弊端,比如:数字化信息格式不规范、不统一,结构不合理,兼容性差,难以网络共享。许多资源被封存,束之高阁,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数据库信息多出现交叉重复,比如万方、知网、维普等,被众多图书馆包含,大量文献资源交叉重叠,人力、物力、财力极大浪费。

2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案建议

2.1 网络安全防范

采用适当的隐私保护技术保障用户的敏感数据和隐私信息不受侵犯。只有消除用户对所接受的数字化服务的安全顾虑,才能扩大数字图书馆应用范围,促进其快速发展。常用的隐私保护技术有匿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

匿名技术是解决数据发布过程中隐私泄露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隐私保护技术。由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匿名认证技术也逐步成为信息安全技术的一个热点。匿名认证,从原理上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将认证过程和个人信息相分离。信息泄露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认证过程要求绑定个人信息,使个人信息不得不在网络上多次、多点流动,从而增加了被攻击的机会。

访问控制是通过某种途径显式的准许或限制访问能力及范围的一种方法,是网络安全防范最重要的保护策略。它是针对越权使用资源的防御措施,通过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从而保证资源受控的、合法的使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的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权限大小来访问系统资源,不得越权访问,从而限制非法用户的无理访问。访问控制策略是针对于非授权访问隐私泄露方式的主要方法。

数据加密技术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加密钥匙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还原成明文。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通过对数据进行一定规则的编码来隐蔽和保护用户信息的机密性,使未授权者不能提取信息。加密技术是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保护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存储在网络上的数据内容加以保护的有效手段。

2.2 深挖数据,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庞大的信息数据需要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学过财务的人都应该清楚,财务报表的审计是先评估风险,再以风险为导向对财务报表实施审计。与之相类似,数字图书馆服务也应该是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上就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用户是不能直接使用元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应该为用户提供一个透明通路,使用户可以不考虑操作的复杂性,直接根据不同用户、相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数字图书馆要在网络下存在并获得发展,必须考虑用户个人的喜好、使用环境、心理特点、知识基础等特征来开展信息服务。可以参照用户的诸如行为习惯、信息采集特点和兴趣偏好等以及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定制要求,把满足用户需求的相关信息资源和系统服务提供给用户,这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2.3 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首先,图书馆员要从心理层面主动适应这种变革,克服新工具,新模式带来的种种不适应,积极地进行心理调整,及时的转变思路,准备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这种不可阻挡的图书馆的变革。

第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图书馆员不仅要保持原有的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分类编目技术,熟悉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等等,更应该主动了解有关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现代网络通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等知识。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筛选的能力,各种形式电子资源评估和价值判断等能力,通过对电子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以形成新的信息产品和新的服务内容。

第三,人才的引进和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图书馆除了需要图书情报信息专业的人才之外,还需要一支有较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这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图书馆业务发生的深层次变革,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分布了出现了变化。各种信息数据挖掘,信息服务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需要调配更多的人,而流通采编等部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提高人员需求将变得少而精。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全世界图书馆事业实现更大范围内协调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机遇,希望所有图书馆人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推进这项伟大的事业。

[1]陈臣,高军.云计算环境下面向用户体验的数字图书馆数据管理策略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l4(5)

[2]佟庆云.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建设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l4(7)

猜你喜欢

加密技术图书馆数字
运用数据加密技术维护网络安全的可靠性研究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应用研究
图书馆
答数字
日本开发新型加密技术 号称量子计算机也难破解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守好你的秘密